徽商期货菜系高级分析师张应纲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有投资公司和贸易公司的工作经历。通过在学校学习的金融衍生品专业知识和工作中慢慢接触到的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他对期货等衍生工具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加深对期货基本面的研究,他最终选择在徽商期货做分析师的工作。工作期间,通过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以及线上线下产业会议、培训自我学习等,他对品种的熟悉度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
从事研究多年,张应纲对自己工作经历的感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另一方面是坚持不断学习。他认为,期货研究是一个不断沉淀、积累,进而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他始终牢记期货研究是为了服务广大客户和实体经济。同时,随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规模体量和影响力快速上升,商品期货成交量连续多年全球领先。期货行业实现了创新型发展,市场愈发成熟,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也不断发展创新,对投研能力的要求日益多元化、深度化。
“产研、投研结合实际上是研究落地,体现分析师存在的价值。当前,期货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靠经纪业务‘一条腿’走路,只能打开流量入口,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健康发展,期货公司需要积极转型。同时,大宗商品行业受宏观、供求因素影响较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实体企业对期货风险管理需求迫切,对期货公司来说是历史性的机遇。”张应纲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如何把握机遇,需要分析师做深做细研究工作。他认为,研究工作不是将数据、信息简单地罗列堆积,它需要分析师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提炼出事物背后最本质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本质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对行情接下来的走势作出判断,并结合行情走势进行修正。这样,分析师的研究才能用于指导实践,才能获得行业认可。
在服务产业链企业的过程中,张应纲发现,各个企业对期货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不同的。他表示,对之前没有接触过期货的现货企业,他们会为企业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培训体系。从最基础的期货基础知识开始,让企业逐渐了解期货是什么。在此基础上,通过套期保值基础及案例培训,让客户明白利用期货市场管理现货经营风险是为了锁定原材料采购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和生产经营利润,而不是为了获取投机利润,只有稳健经营,才能做大做强。“在给企业介绍期货用途以后,我们会过渡到如何看盘,如何进行技术分析、资金管理,并协助企业建立期现业务规程与内部控制制度。”张应纲还表示,对之前接触过期货的企业来说,他们会联合其他部门提供仓单质押、合作套保、基差交易、含权贸易等一系列更精细化的服务,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服务企业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近几年,随着仓单质押、合作套保、基差交易、含权贸易、‘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逐渐发展成熟,分析师必须不断持续学习,提升自我,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行业前进的步伐。”张应纲说。
事实上,分析师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瓶颈,张应纲认为,继续发展将有两个方向:一是继续潜心研究工作,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近年来,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始终要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而企业实际面临的问题复杂且多样,需要设计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在为企业提供更多避险工具、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方面,分析师需要潜下心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二是转型资管,迎接更大的挑战。
对于未来的规划,张应纲也在思索中。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前还要踏踏实实积累学习,在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深耕产业、服务企业的同时,更侧重于策略研究,提高主动管理能力。”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