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浅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3-02-19 20:48:46   来源:   作者:周贵升

  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以及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众所周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因此,这对能源电力行业的参与者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A    国内能源电力总体概况

从能源电力总体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各类电源总装机规模23.8亿千瓦,形成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南方六大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间异步互联的电网格局。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3万亿千瓦时,总发电量8.4万亿千瓦时。

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下,我国电力仍需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1年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达11.2亿千瓦,占比达47%,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11.1亿千瓦)。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5%。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2%,分别比2010年和2015年提升11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同时,我们惊喜地看到,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年共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3.8万亿千瓦时,占比达45.2%,这对我国建立统一电力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电力市场交易总量与市场主体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能源价格波动较大,天然气、石油等基础能源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国内天然气等供应偏紧格局不变,推动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导致火电企业经营困难,叠加异常天气增多,水电出力不确定性增加,区域性电力供应紧张现象频频发生。随着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快速消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现阶段消纳基础尚不牢固,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弃风弃光问题依然突出,电力供应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未来,我们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底线的同时,推动构建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源网荷储多元综合保障体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电力市场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落实“双碳”战略部署,解决电力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顽疾,仍然要靠体制机制创新,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保障。

B    “双碳”目标引导电力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我国新时代能源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作为能源供给体系的核心,电力系统发展应逐渐向跨行业、跨领域协同转变,各产业用能方式向全面低碳化转型,以电力供给支撑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高效低碳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煤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快煤电清洁低碳化发展,推动化石能源发电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其他能源譬如水电由于选址约束以及核电技术升级过渡都难担此大任,所以新能源将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主力军。为解决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的系统平衡问题,急需多时间尺度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

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

C    三个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指出,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全要求,锚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

加速转型期是当前至2030年,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时期,也是任务最繁重的时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终端用能领域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新能源跨领域融合、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等贴近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分散化需求响应资源进一步整合,用户侧灵活调节和响应能力提升至5%以上,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和高效消纳。电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行业的替代“提速扩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至35%以上,充分支撑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尽早达峰。

第二,碳达峰战略目标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

第三,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继续发挥主体电源的基础保障作用:煤电要进行灵活性改造和节能减排改造。

第四,电力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布式智能电网进入发展起步期。骨干网架层面全国电网将维持以区域同步电网为主体、区域间异步互联的电网格局;配电网层面促进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逐步呈现有源化特征。

第五,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重点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需求。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1.2亿千瓦,发展多种储能技术,依托“新能源+储能”电站,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第六,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力源网荷储智慧融合发展。

第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总体形成期是2030—2045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形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

第二,电源低碳、减碳化发展,新能源逐渐成为装机主体电源,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第三,电网稳步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大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多种新型电网技术形态融合发展。

第四,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

巩固完善期是2045—2060年,新型电力系统进入成熟期,全新形态的电力系统建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力生产和消费关系深刻变革,用户侧与电力系统高度灵活互动。

第二,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

第三,新型输电组网技术创新突破,电力与能源输送深度耦合协同。

第四,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D    市场参与主体发生变化

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市场参与主体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传统电力系统下的市场是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尤其是高比例新能源供给将带来深刻变革,对电网运行方式、潮流方向以及系统保护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从发电、输电、配电、储能以及系统安全等各个方面,市场参与主体都需要积极开拓创新,迎接更大的挑战。

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将大幅提升,各市场参与主体也将迎来大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电力现货市场,乃至未来的电力期货市场。通过电力现货和期货市场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有效转移电价的波动风险,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率,而且有利于发现真实电价水平,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作者单位:弘业期货)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