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一、期货公司或风险管理公司名称、特色、优势
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金融机构,是实力雄厚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目前注册资本5.8784亿元,2013年公司吸收合并湘财祈年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后,在全国拥有5家分公司、16家营业部。2017年9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872186。2018年5月,公司成功入选新三板创新层。公司是华中地区资格最全、经营范围最广的期货经营机构,主要业务范围: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期货资产管理以及基金销售。
近年来,公司荣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优秀会员金奖”、“产品创新奖”“客户管理奖”,上海期货交易所“产业服务优胜会员奖”、“交易优胜会员提名奖”和“会员进步奖”,郑州商品交易所“产业服务奖”、“企业服务奖”、“行业成长奖”、“市场发展奖”“品种产业服务优秀会员奖”和“产业客户开发服务奖”,大连商品交易所“优秀会员奖”、“市场服务奖”等奖项。
公司立足于服务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后被湖北省暨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湖北资本市场建设发展先进单位”,是湖北省“十佳优质文明服务金融机构”之一。公司是湖北省期货业协会第一届、第二届会长单位。公司与行业组织、专业媒体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是中国期货业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单位、大连商品交易所第三届理事单位、湖北省棉花协会副会长单位以及湖北省电线电缆协会、铝业协会、河南省有色金属等协会的理事单位。
长江期货于2014年9月设立了风险管理子公司,子公司全称为“长江产业金融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总部设在武汉。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及其他与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业务。长江产业金融以立足于全产业链研究,源于期货,服务现货,突出为实体经济提供产业金融服务,专注打造风险管理的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实体产业发展助力。
二、案例企业名称、简介及利用期货的经历
案例企业属于国有未上市粮食贸易型中小微企业,成立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是沈阳地区较早成立的粮食仓储贸易企业,拥有10万吨玉米仓储能力。2015年前,企业主要承担国家、省级、市级储备粮收购、仓储的任务,国家停止玉米临时储备收购后,转为粮食贸易企业。2021年度企业玉米贸易量为4.5万吨,贸易方式以订单采购为主,先有下游意向订单,再去市场采购,贸易额较低,未能有效盘活企业资产和潜力。
该企业已积累了衍生品基础知识,并于2019年构建衍生品操作制度。2021年年底,企业开立期货账户,但是在2021年企业未参与过大商所期货交易。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在玉米仓储贸易中的资源、资金优势,企业决定在2022年开始采用“现货采购+期货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进行贸易安排。
三、案例背景
辽宁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其玉米播种面积常年位居全国前十,2020年辽宁省玉米产量达1793.85万吨,占全国玉米产量的6.88%。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较明显的地区之一,2020年沈阳市玉米产量为298.34万吨,占辽宁省玉米产量的16.63%,沈阳市玉米供应及价格波动对于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玉米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个政策的改变使得玉米价格更加市场化,也促使越来越多的玉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意识到玉米价格波动的风险。各大粮食贸易集团及玉米贸易商在玉米流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贸易商前期从农民手上收购玉米,后期售卖到各地各下游企业。每年基层农户售粮结束和新作上市形成供应之间的时间段,市场的玉米供应主要靠各大贸易商。
2022年,该案例企业作为沈阳地区重要的粮食贸易企业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号召,主动探索和开展业务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企业由往年以订单采购为主转变为“先采后卖”模式,现货端存在高买低卖的价格风险,即企业以高价收购玉米,后续签订销售合同时价格回落,导致经营利润下滑。因此,通过参与本次玉米期货项目,企业尝试运用玉米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管理库存玉米价格下跌风险,基本实现对企业自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的玉米现货头寸的风险对冲。
2022年玉米现货市场整体上玉米供需相对偏紧,推动现货价格持续上行。2月中下旬产区收购需求释放,玉米现货偏强运行,同时,二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刺激后市看涨预期。从基本面角度分析,3月开始基层农户会陆续出粮,玉米上量将增加,供应趋于宽松;需求方面,深加工企业玉米淀粉库存高位以及养殖端养殖利润仍处于亏损,限制玉米下游需求。在供给趋于宽松、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叠加3月初东北疫情反复、运输受阻,购销转平淡,预计3月-4月大概率面临现货价格回调。期货市场2月中下旬盘面大幅拉涨已反映看涨预期,后续盘面上涨动力不足,预计3月-4月份09期价震荡回落;3月初09基差处于历史低位,预计后续基差震荡走强。
四、案例方案设计
该案例企业转变为“先采后卖”的模式后,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就是采购玉米现货后,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因此,运用期货的设计思路为采购玉米现货时就通过卖出相应比例的玉米期货来进行风险对冲。
企业采用套期保值交易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降低贸易风险,企业扩大收粮规模后,担心收购玉米后价格下跌,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规避粮食降价风险;二是有效盘活资产,企业过去年度贸易量不到5万吨,大量仓储能力闲置,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盘活现有仓储资产;三是增加企业收入,增加粮食收购和存储规模,可有效地提升资产和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企业收入。
企业采用套期保值交易的操作流程如下:
(1)制定计划。首先由市场部门与下游客户沟通,预估当年的销售规模,确定年初玉米收购和存储量,并预估入场基差范围。
(2)开仓阶段。收购现货玉米,同时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套保比例和基差范围,对该笔交易进行套保对冲。
(3)持仓阶段。根据持仓期间的期货和现货价格情况,动态调整套保风险敞口比例。
(4)平仓阶段。现货签订销售合同后,将对应的套期保值仓位进行平仓操作。
五、案例方案的实施过程
企业根据玉米现货采购情况进行滚动建仓,共交易1个合约即C2209,进行10笔期货操作,管理项目的现货规模20200吨,投入资金约900万元,保证金占总资金比例为4.18%~98.13%。项目运行期间期货单日持仓量最低100手、最高2020手,日均持仓1534.25手,累计持仓量61370手,其中C2209合约净持仓量累计值61370手。
项目选择3月初开启套保是考虑到由于2月俄乌冲突发生,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乌克兰作为我国玉米主要进口国,港口面临封锁,出口困难,国内看涨情绪推动基差持续走弱。
2022年3月7日,玉米C2209合约与辽宁沈阳二等玉米基差为-357元/吨,基差处于近五年历史低位,加之企业现货端采购玉米,第一笔建仓空100手玉米C2209,入场基差点位选择合适。此后,企业陆续采购玉米现货,并卖开1920手玉米C2209合约。2022年5月9日,企业买平2020手玉米C2209合约,平仓价格2991.535元/吨,同时玉米现货锁价销售完毕。
项目期间,现货上涨幅度小于期货,期现结合出现小幅亏损。实际操作中,基差震荡走强符合交易预期,但由于滚动入场时间需配合现货端采购,即现货端采购后,存在现货头寸,对应在期货端实现套保,建仓时点和数量分配导致套保效果不如预期。总体而言,企业现货盈利759000元,期货亏损887457.91 元,项目整体期现货结合损益-128457.91元。
项目看似理论上未实现盈利,但结合企业业务模式创新后的实践情况,实际期现结合损益为53342.09元。原因是因为企业在本次项目中将原有“订单采购”的方式转变为“先采后卖+期货套保+仓储服务”的模式,将玉米现货以签署保价合同的方式售出,即签订销售合同后,若客户未及时提走全部货物,滞留货物需向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仓储保管费9元/吨。
企业在5月9日与下游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截止到5月25日下游客户并未来提货,一个月企业就可以收到181800元的保管费,已经高于期现结合的亏损128457.91元。因此,结合实际情况看,截至5月底,该项目期现结合盈利53342.09元。
综上所述,虽然本项目看似在期货和现货端结合未实现盈利,但是企业通过转变采购模式,利用期货工具管理现货头寸风险,不仅实现了仓储能力的挖掘,扩大了贸易量,而且有效的盘活了资产,带来了额外经济收益。
六、案例效果自我评估
(1)企业积累衍生品交易经验
通过参与本次项目,企业首次尝试运用期货工具管理玉米现货头寸风险,不仅积累了利用衍生品市场管理企业经营风险的经验,为企业业务模式创新保驾护航,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衍生品市场助力实体产业发展的功能的理解,对企业后续更为广泛和深入地参与衍生品市场做好铺垫。因此,企业计划未来长期在有现货价格风险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期货市场,以求灵活应对玉米价格波动风险。
(2)助力企业贸易模式创新
案例企业作为国有粮食仓储贸易企业,拥有10万吨玉米仓储能力,原有“订单采购”模式限制了企业扩大贸易规模和提升仓储利用率。通过参与本次项目,企业运用玉米期货工具管理玉米价格下跌风险,将原有“订单采购”模式转变为“先采后卖+期货套保+仓储服务”的模式,实现了模式的创新,使得其玉米贸易量从去年的4.5万吨提升至6万多吨,有效扩大了企业的贸易规模,提升了其仓储使用率,盘活了其现有资产。
(3)国有粮贸企业转型样板
本次项目参与主体是东北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典型代表,其在项目中的模式创新是国有粮食储备企业转型为现代粮食贸易企业的有益尝试。企业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有效的规避了现货下跌风险,并扩大了粮食贸易规模,转变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动性的现代贸易企业,为传统国有粮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