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连续3年异常顽固的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而根据我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年夏季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这也意味着我国降水“南涝北旱”的回归。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相对复杂。中信建投期货电力与碳中和分析师唐惠珽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考虑到今年厄尔尼诺仍处于发展初期,预测今年7—8月我国南方极端高温的时长和范围大概率不会超过2022年,但是区域性、阶段性的高温难逃。厄尔尼诺会加剧“南涝北旱”局面,华南、西南和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轮流性的极端高温;南方和东北地区水汽和降水增加,这意味着该地区可能要面临更多的极端暴雨、极端台风和极端强对流天气。
据中信期货电力与碳中和分析师朱子悦介绍,从以往来看,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突破历史也是受到2014—2016年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但是从地区局部气候来看,全球平均气温突破历史不一定意味着会发生夏季极端高温,国家气候中心对2023年6—8月我国气温的预期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强度或不及2022年。从降水来看,今年夏季黑龙江东部、浙江南部、福建、江西南部、广东、广西东部、海南、云南中西部等地降水偏多两成到五成,长江中游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两成到五成。
记者了解到,自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北半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我国北方多地遭遇高温天气,南方地区也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徽商期货工业品分析师陈晓波表示,电力市场受到的影响:一是持续高温天气及区域性干旱天气将加重夏季用电高峰的用电负荷,从而使能源保供形势趋紧。二是南方水电区将一改过去干旱缺水的状况,水力发电量将显著增长,与水电关系紧密的品种成本将有所下移。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会给电力系统带来挑战。”朱子悦分析称,从供给端来看,厄尔尼诺事件主要影响的是水力发电,预期云南水力发电在厄尔尼诺事件带来额外降水的情况下,有望快速缓解旱情,发电量环比快速恢复。相比云南,四川水力发电环比改善或较慢,主要因降水未超预期,同时夏季气温或偏暖。而从需求端来看,厄尔尼诺事件的升温效应会抬升用电需求。据南方电网预测,统调最高负荷需求将突破2.46亿千瓦,同比增长10.6%。据中电联预测,在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带来的极端气候还会造成电价上行的风险。朱子悦表示,近期,欧洲及美国南部均遭受了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极端暖流冲击,局部地区温度超过42摄氏度。从电价来看,美国得州地区电力市场(ERCOT)全区日前电价从6月12日的31.1美元/兆瓦时上浮423%至6月24日的162.8美元/兆瓦时。欧洲电力市场同样面临较大电价涨幅,例如,6月2—15日,法国电力市场日前电价从52欧元/兆瓦时上涨144%,至127欧元/兆瓦时。
“此外,除天气原因外,燃料供应也会对电力供应造成扰动。尽管煤炭保供政策基调尚未发生转变,但技改检修投入不足带来设备风险隐患上升,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电供应的不确定性。”唐惠珽说。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持续偏枯的来水影响,我国水力发电表现就持续承压。”陈晓波表示,1—5月全国水力发电量352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9.2%,不考虑去年高基数的影响,较2021年同期水力发电量也减少4.75%。从利用小时看影响更为显著,1—5月水电利用小时数为967小时,创有记录以来的新低。除来水偏枯外,水库为迎峰度夏存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发电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唐惠珽表示,当前,外围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外贸出口形势以及极端天气等方面也将给电力消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据中电联预测,在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预计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她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