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资深记者 杨美)7月5日,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推动力。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50.2万亿。2022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达41.5%,稳居全球第二。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占我国GDP比例会超过50%。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同比增长21.1%,全球占比达14.4%。
他还谈到,2022年,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与产业数字化规模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41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分别为18.3%和81.7%,产业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作用也进一步显现。
谈到数字技术赋能金融的情况,周延礼表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赋能金融的应用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已形成了数字金融的发展新动能。从金融科技发展现状看,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对传统的银行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都会带来金融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征信管理、信贷投放、风险管控、保险定价等方面,数字技术提供了精准服务的技术条件。
“下一步要做到精准特新服务,更好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防范金融风险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周延礼说。
从金融科技的风险防控看,周延礼认为,数字技术在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方面还有很大潜能。数字技术对整个金融业运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于存量数据的分散性、完整性、全面性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金融机构要加大数字技术科技投入。例如区块链技术解决企业和个人征信、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金融、数字保险等。长期来看,科技赋能金融服务,金融科技聚焦数字金融,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主题,要持续研究,做好信息科技超前研究工作,金融科技的风险防控不可或缺。”他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