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图为硅锰月度产量(单位:万吨)
图为硅铁月度产量(单位:万吨)
图为硅铁月度消费量(单位:万吨)
供应:利润主导 双硅分化
硅铁方面,上半年全国硅铁产量合计268万吨,同比下降16%。年初硅铁价格涨势强劲,宁夏地区硅铁厂即期利润在500—600元/吨,虽然没法跟前两年动辄千元的利润相提并论,但跟下游钢厂还在盈亏线附近挣扎相对比,硅铁生产的利润已经算相当可观了。对企业来说,宏观预期虽强,但及时利润兑现、占据市场份额才是王道,因此年后硅铁厂家更是加足马力生产,1月份硅铁产量高达51万吨,创近半年新高。不过好景不长,2月开始硅铁跌势逐渐向企业传导,厂家利润持续收缩,厂家错峰、降负荷生产范围不断扩大,后续又逐渐转为检修甚至停产,硅铁产量已连续4个月下降,端午假期归来,硅铁企业开工率仅为30%,是近3年同期低点,比2021年三季度能耗双控时期的开工率还要低。
锰硅:2023年1—6月,全国锰硅累计产量550万吨,同比增加6.2%。年初至今锰硅跌势同样流畅,但锰硅产量逆势攀升,主产区内蒙古企业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这与硅铁企业亏损减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基本面看,锰硅供应居高不下且下游需求单一,供需格局是远不如硅铁的,但今年北方锰硅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平稳,完全没有去年全市场亏损、协会号召企业减产自救的颓势,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今年锰矿、化工焦和电价的持续下跌。作为锰硅冶炼生产中占比超过85%的原料,今年上半年锰矿、化工焦和电价(内蒙古)累计下跌16%、34%和8.5%,而锰硅现货跌幅才11%,显而易见,锰硅企业的岁月静好,完全是锰矿和化工焦在负重前行。
需求:消费降级 全年收缩
今年铁合金消费全方位降级,无论是钢厂采购还是非钢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以硅铁下游为例,1—5月份四大领域实际消费量同比变动分别为:粗钢增加1.6%、金属镁减少22.7%、不锈钢减少1.3%、出口减少43.6%。
上半年出口拖累最大,但也在意料之中。今年1—5月硅铁出口19.8万吨,同比下降43.6%,硅锰出口2.87万吨,同比下降56%。一方面,海外加息周期不止,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PMI始终在荣枯线附近徘徊,欧洲经济已率先出现衰退,海外粗钢产量同比持续下降,硅铁出口需求不断萎缩,1—5月海外粗钢产量共计3.38亿吨,同比下降5.2%,其中日本和韩国产量分别为3650万吨和2840万吨,日本下降5.3%,韩国微增0.7%;另一方面,去年俄乌冲突推高了硅铁出口消费,高基数也导致今年出口降幅明显。预计今年下半年硅铁出口形势依旧偏差,同比降幅在5%—8%,全年出口降幅在30%左右。
再来看粗钢消费,作为铁合金最大的下游领域,钢厂采购一直是合金厂的主要销售渠道。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1—5月粗钢产量4.4亿吨,同比增加961万吨,增幅2.2%(同期的硅铁消费量增幅仅1.6%)。再看标杆大厂河钢集团采购情况,1—6月累计采购硅铁1.23万吨,同比增加14.6%,无论是粗钢产量还是钢招采量,上半年都是增长的,但是实际情况是,硅铁上游和贸易环节均表示需求出货偏差,往年的旺季补库行情始终也没等到。春节过后下游陆续开市,但成材需求始终低迷,钢厂只能向上游挤压双焦、合金等原料价格,并维持原料低库运行的采购模式,截至6月份,钢厂硅铁和锰硅库存天数仅为16.74和16.81天,属于绝对低位水平,钢厂今年将降本增效发挥到极致,大幅挤压合金的投机性补库需求,这也是合金需求持续低迷、价格单边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以10亿粗钢产量为全年上限,那么下半年产量将面临8%左右的降幅压力,钢厂减产任务艰巨,这也将对铁合金需求形成直接的利空冲击。
成本:原料普跌 支撑不再
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供需格局宽松成为价格的主要拖累。截至6月30日,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平仓价为840元/吨,较年初下跌360元/吨,跌幅30%。从数据来看,1—5月国内煤炭供应总量20.9亿吨,同比增长9.0%,其中原煤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4.8%;煤炭进口1.82亿吨,同比增长89.6%。而煤炭消费量约18.2亿吨,同比增长仅4.9%。2023年能源保供政策延续,国内煤炭产量稳定增长,预计今年同比增加超1亿吨。进口方面,随着澳煤禁令取消以及国际煤价下跌影响,自3月份开始,澳煤到港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1—5月动力煤进口量合计6531万吨,同比增长120%,分国别来看,除进口印尼煤环比有所减量外,俄罗斯、澳大利亚及蒙古国煤炭均有增长,其中进口澳洲动力煤1092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468%。
从近两年的合金价格运行看,煤炭作为铁合金成本之锚,对合金行情的助推作用非常明显: 2021年,当时地产投资和钢铁需求仍处在高位,合金供需格局健康,能源紧张导致的限产限电将铁合金价格推升至历史高位;但今年以来,地产市场进入磨底阶段,合金需求低迷,叠加煤炭供应宽松,铁合金面临需求和成本双层考验。
电力方面,西北产区大工业电价较年初分别下调1—5分不等,降幅主要是受输配电价改革影响,对生产企业来说实际下降幅度有限。不过从火电企业角度来看,燃料成本占电厂发电成本的70%左右,是最主要的经营成本。随着煤炭供需格局持续宽松,中长期煤价仍面临下行压力,成本端煤价的大幅下降也有望带动长协煤履约率提升,火电企业原料成本有望持续降低。未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供应持续宽松、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价格重心可能继续下移,合金成本支撑效应或进一步削弱。兰炭和化工焦方面,作为原煤的下游加工产品,二者价格高度依赖煤价,随着原料煤价持续下跌,兰炭和化工焦成本支撑持续削弱。截至6月底,内蒙古鄂尔多斯产兰炭小料价格950元/吨,较年初下跌570元/吨,跌幅37.5%;鄂尔多斯化工焦价格1475元/吨,较年初下跌505元/吨,跌幅25.5%。对于下半年煤炭形势,中下游环节煤炭库存仍居历史高位,随着夏季高温旺季结束,煤炭市场“三高一低”格局将重新施压市场,供需宽松格局或贯穿下半年,下半年煤价弱势难改。对合金来说,煤电价格不稳,合金也难寻成本支撑。
锰矿方面,上半年锰矿持续下跌,供应持续增加和投机需求回落是主要原因。上半年锰矿与煤炭有着极为相似的供需格局,因此走势也是高度相似。从供应端来看,1—5月锰矿进口量1285万吨,同比增加9.6%。虽然年初加蓬山体滑坡导致铁路基础设施受阻,锰矿发运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二季度加蓬出口环比增幅扩大,且南非、澳洲等主流矿企产量出口均有提高,弥补了加蓬的供应短缺。海外粗钢需求持续回落,中国仍是主流矿企发运出口的主要流向,预计下半年海外锰矿供应和出口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供应端压力笼罩价格。
展望下半年,从铁合金供需逻辑推演,下半年弱需求或继续向上传导至供应收缩,铁合金行业仍面临过剩产能洗牌和出清的困境。经济复苏背景下,行政性的政策干预将继续弱化,无形之手将继续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预计下半年硅铁指数价格运行区间6500—7500元/吨,锰硅指数区间6300—7100元/吨。下半年继续开启寻底之路,底部可能就在不远的前方。建议个人投资者顺势交易,套利可继续关注SF—SM反套;产业企业深化套保意识,兑现盘面保值利润以实现稳健经营目的。(作者单位:中原期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