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快讯>正文

糖料产量降幅大 衍生品助农前景广

2023-09-10 23:54:38   来源:   作者:乔林生

9月8日,2023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白糖分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在当日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白糖产业链上的产业企业代表及业内专家,就2022/2023榨季国内糖市运行情况,涉糖企业过去一年在应对价格变化、运用衍生工具方面的做法,当前进口加工企业面对经营困难如何做好风险管理,衍生工具对稳定糖料种植以及保障我国食糖自给率的积极意义,产业企业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法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过去一年,国内糖市经历了一个由熊转牛的过程,食糖价格出现明显波动,对企业风险管理和期现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英茂)副总裁艾琳表示,英茂是云南最大的制糖企业,2022/2023榨季甘蔗的糖分提高幅度较大,加上企业生产管理加强,食糖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糖料种植任务完成比较好,正在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得益于糖价走高,企业效益较好。不过,糖料生产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宿根蔗近年来受损严重,蔗农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从云南糖市来看,2022/2023榨季产糖率提高较多,食糖销售较好,如截至8月底同比增长15%。从市场特点来看,云南与广西的食糖价差拉大,白糖出库速度快,工业与社会库存偏低。

“在糖价上涨阶段,用糖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控很重要。在即将过去的这个榨季,业务伙伴利用期货、期权工具提前锁定原料成本的操作比较多。”艾琳表示,英茂在满足下游客户需求时,也会灵活地运用期货、期权工具来管理风险,从而达到实现双赢的目的。

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糖集团)总裁助理李雪平说,东糖集团作为国内进口加工企业的代表,在近两年国际糖价高位振荡、国内外糖价持续倒挂的情况下,十分注重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同时在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后,及时根据全球与国内糖市发展态势来指导生产经营。例如,在掌握了国际糖价较高、广西产区出现旱情、企业自产原料减产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原糖进口加工等节奏,对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进口糖成本变动进行合理评估,从而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泛糖科技)副总经理范佛胤表示,泛糖科技深耕广西食糖产业,也一直积极探索期现结合新模式服务产业发展。

“‘保险+期货’有助于保障蔗农收益,当前广西的涉糖企业进行期货套期保值的操作较多,有利于帮助蔗农增加收入。与此同时,基差交易等让更多的产业链主体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可以让其选取市场有利时机管理好经营风险。”范佛胤表示,当前榨季广西甘蔗出现了大幅减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白糖期货工具、产业基地等帮助农民稳收增收。据他介绍,截至8月底, 2022/2023榨季甘蔗产销率为91%。

东方先导糖酒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先导)副总经理华旻说,东方先导是国内重要的食糖贸易企业之一,在今年糖价上涨的背景下,作为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消费企业之间的纽带,贸易企业面临不少困难,但是经过加强白糖产销一体化管理等,灵活地化解了各类问题。

华泰长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糖事业部经理詹啸认为,近年来,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公司在利用场外衍生品业务、服务实体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等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模式和产品。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