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被誉为“百果之王”的红枣,是家乡那碗红枣桂圆鸡蛋红糖水必备的原料之一。
当秋风染红片片丛林,枣树枝头上挂着的一颗颗圆滚滚的枣子也适时披上了大红衣衫。它们一路走来,历经春雨浸润、夏暑蒸腾、秋气缠绕,方得收与藏。遇上好天气,放眼望去,满目红云。
要想身体好,天天吃红枣。家乡的老人们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想必那满腹深情的红枣曾借着秋风遣了枯叶捎过只言片语,告知辛苦的农民其药食兼具的禀性,才使我国八千年左右的采集和食枣文化经久不衰。
一份诚意十足的红枣桂圆鸡蛋红糖水,除了选品相极佳的当季红枣,还得搭配上乡亲们家里散养鸡下的柴鸡蛋。在我儿时记忆里,晨起或午后,总能看见倚在后门口的太婆左手拎个小木桶,右手握个包浆的葫芦瓢,给满院扑棱的麻鸡洒谷子。
各家的主妇们都是“未雨绸缪”的典范。碗柜里放着用攒的鸡蛋置换的干货、红糖还有其他佐料,屋檐下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干柴,昭示着他们“不挨饿、不受冻、少病痛”的生存智慧。
早在红枣采晒之前,南方的龙眼已伴暑热日渐成熟,龙眼大多产于夏季,不适合长期保存,于是农人们褪去它的外壳、挖掉果核,在沸水里走一遭,捞出沥干水分,在竹筛上摊开日晒数天至五成干时再烘干,若遇阴雨天气则直接烘干(味道不如晒后烘干的),便成了易于保存的桂圆肉。也有保留外皮、内核整个儿烘烤成的。
枣晾好之后,甘蔗慢慢成熟,开始砍收了。这时天气越干燥,甘蔗的含水量越低,糖分便越高,是制作古法红糖的首选。古法熬制的红糖根据性状有块状与粉状,《本草纲目》记载其“凝结如石,破之如沙”。
甘蔗汁熬糖是个慢功夫,煮制香甜四溢的红枣桂圆鸡蛋红糖水更是个慢功夫。洗锅烧水,水热加红糖、桂圆、红枣,糖块化甜水后,陆续磕鸡蛋进去,小火慢炖,借用东坡先生的话叫作“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煮好的糖水,香气四溢,家里人往往闻着香味就聚拢过来了,一人一碗一勺,或站于灶台前,或安坐饭桌边,先吃点红枣桂圆垫垫肚子,然后喝几口热糖水暖暖身子,一份香甜温热的糖水下肚,能解通身饥劳困乏。不需多言,这厨房里随灶膛柴火升腾起的温情就是绝妙的爱的教育。一份甜蜜的糖水,不仅美颜润肤,还滋养了我们的灵魂。
离开家乡多年后,那碗红枣桂圆鸡蛋红糖水仍令我常思、常念。馋狠了,我也会系上围裙,试着复制家乡的美食,回味那份厨房里的温情。(谭文芳)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