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38人次、投入7675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361万元……这是郑商所定点帮扶河南省桐柏县十年来的一组数据。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相交之处,巍巍桐柏山、悠悠淮河水养育着48万勤劳质朴的老区人民。按照中国证监会党委统一安排,郑商所从2013年开始定点帮扶河南省桐柏县。十年来,郑商所围绕桐柏县发展所需、民生所向、群众所盼精准施策,打出一套“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民生健康、援建基础设施、支持产业造血、开展志智双扶、推动消费助力”的脱贫攻坚“组合拳”,助力桐柏县2020年2月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摘帽后,郑商所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力度不减,及时总结脱贫攻坚帮扶成效,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过渡期内定点帮扶工作规划,明确坚持“医教托底、智志引领、期货增力、典型带动”的帮扶工作思路,按照多领域深耕、全县域布局、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帮扶模式,强化帮扶统筹规划,保证帮扶到位、帮出成效,将定点帮扶“责任田”打造成资本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田”。
十年来,郑商所选派4名挂职干部、增派6名青年骨干员工到桐柏县基层工作,累计在桐柏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7675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361万元,推动消费帮扶696万元,捐赠物资7559件,累计为桐柏县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资金超过1.17亿元,为桐柏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期货印记。
在定点帮扶的过程中,郑商所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为民办实事落实于党建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在桐柏县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迈进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桐柏县城郊乡北杨庄村村支书杨清发2013年还是村支部的一个文书,他亲历并见证了十年来北杨庄村点点滴滴的变化。
“你们一定想象不到,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在十年前,没有路,也没有房子,全是土坡和牛粪,更别说现在这么漂亮的街景了。”杨清发说起十年来的变化很是感慨,在那个时候,村支部没有自己的办公区域,白天就在一棵大树下办公、开会,等到晚上村里的小学下课后,就继续在学校里开会。
“村支部连自己的‘家’都没有,根本谈不上什么向心力。”杨清发说,由于基础设施缺乏、党支部发挥作用不大等多种原因,北杨庄村村支部在2015年被认定为“软弱涣散村”。不过,随后的三年成为北杨庄村“蜕变”的三年,2018年北杨庄村实现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也打破了零的纪录。
杨清发介绍,当时北杨庄村村支部与郑商所的下属公司郑州市未来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未来金服)结成党建共建单位,郑商所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开展帮扶项目。村支部是一个村的“心脏”,也是所有村民的“家”,在得知北杨庄村村支部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地后,郑商所投入帮扶资金,为当地建设起了办公设备齐全、宽敞的北杨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了“家”以后,杨清发明显感觉到干部和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变高了。
随后,杨清发又为如何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犯了愁。村集体没有产业,也没有集体收入,杨清发深知,必须发展起一个优势产业,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郑商所深入北杨庄村调研时发现这里的自然风光很美,如果加以包装,旅游产业或许能成为北杨庄村走向致富路的关键。
在郑商所的帮扶下,北杨庄村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慢慢的,北杨庄村有了路、有了漂亮的小洋房,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产业齐头发展,成了全县著名的旅游示范地。“现在我们北杨庄村作为‘桐柏的后花园’,每到周末、节假日,旅游的人数激增。高峰时曾经一天接待游客3万人次。”杨清发开心地说,现在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8000元,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
改变的不止北杨庄村。十年来,郑商所将帮扶资金等优势资源下沉到粉坊村、李湾村、泰山村、徐寨村、毛寨村、新湖村、光武村、付楼村、尚楼村等许多像北杨庄村这样的地方。从党群服务中心、村里的道路,到路灯、广场、漫水桥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到茶叶基地、香菇基地、冬桃基地、烘干车间、加工车间、助农直播间等特色产业链的建立,不仅将桐柏县建设得更美丽,也让更多村民脸上有了更灿烂的笑容。
郑商所援建的一座座漫水桥和惠民道路,让“断头路”变成“幸福路”。“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郑商所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持10余个行政村新建或改造提升了党群服务中心,组织3个下属公司党支部与桐柏县3个贫困村党支部结成“亲家”。3个下属公司党支部捐助90余万元、家电家具7000余件,支持贫困村党支部阵地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郑商所持续打造“走进去、带出来”的党建促发展品牌,结合桐柏县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课堂”交流学习近200人次,并组织桐柏县基层干部系列培训,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主题,前往河南省委党校、浙江大学等院校及周边乡村振兴示范村学习美丽乡村、“千万工程”等先进经验做法,助力基层干部拓宽视野、开拓思路、提升能力,发挥“头雁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培优振兴发展“火车头”,累计培训乡村基层干部1119人次。
“我们基层的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郑商所的支持下,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吴城镇王湾村村支书郭进军深知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基层干部的重要性。在郑商所的帮扶支持下,王湾村提升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新建了党建广场和道路,修缮了“中共确泌桐县委机关驻地”红色旧址,创办了茶叶生产村集体企业,建设了有机茶叶种植基地,建立了助农直播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行。
不仅如此,作为革命老区,桐柏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以新集乡磨沟村的红色乡村游最为出名。新集乡党委书记赵俊介绍,磨沟村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南阳展馆”最早是2019年在乡小学旧址上建设的,也是国内首家乡级红色展馆。随着到红色展馆参观学习人数规模的日益增多,新集乡希望能够筹集资金新建红色展馆,提供更加宽敞明亮、设施完善的参观体验。2022年,郑商所引入行业资金重建了磨沟村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南阳展馆”,运用声光电的技术,让参观的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色文化教育的力量。
“我们的红色展览馆设置有党史教育、长征精神教育等多重主题教育,结合了现代技术进行生动展示,让群众沐浴在红色教育中,效果非常好!”赵俊表示。
此外,郑商所还举办“情系桐柏山、走进郑商所”帮扶座谈会,邀请桐柏县领导干部团组共同学习交流,了解帮扶需求,探讨工作举措,凝聚帮扶共识。郑商所党委书记带队走进桐柏,开展“情系桐柏山、深入淮河源”活动,与桐柏县委县政府座谈交流,细化帮扶工作落实。郑商所在桐柏县设立红色教育基地,组织110名青年党员团员到桐柏县实践锻炼,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到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和公益助学、助农直播等活动,为乡村振兴出谋献策。安排部门与行业机构党组织开展联学联建、交流学习、“期货下乡”等活动,推动50余家期货公司党支部与桐柏县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共建促党建,仅2023年就有55家行业机构的218人在郑商所设立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建活动,以党建促振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