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带来了《关于明确碳排放权金融属性,推动碳金融稳健发展的提案》。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碳金融的业务实践,包括银行发放基于碳排放权担保的贷款融资、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部分证券公司获得参加碳市场交易的证监会无异议函等。一些地方试点碳市场已先行先试,推出较为完善的碳金融产品,包括碳质押(抵押)融资、碳回购业务、借碳交易等。
“我国碳金融市场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在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规则中,还未明确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碳金融业务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支持尚未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南存辉看来,明确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有助于增加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低碳、绿色产业,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为此,南存辉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构建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立法基础,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二是建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碳市场扩容工作,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继续深化绿色金融试点,逐步允许金融机构、各类投资者参与交易,提升碳交易市场流动性,增加交易量和活跃度。金融机构也需要积极主动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等。
三是建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金融主管部门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碳金融产品创新,挖掘碳排放权价值,创新金融形式,探索贴合企业和机构实际需求,具备可操作性、简便性、流通能力强的碳金融产品。对于期货、期权产品等风险较高的碳金融衍生品等加强有效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最后是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