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2024年3月18日,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北京金融法院召开“以高质量金融司法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北京金融法院审判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总结了建院三年审判工作,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北京金融法院的关心关切。
据介绍,北京金融法院自2021年3月18日建院至2024年2月底,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21925件,审结、执结案件20228件,总标的额超过8000亿元。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该院建立的“双轨双平台”证券群体性纠纷化解机制,打通了中小投资者权利实现的“最后一公里”。该机制也稳妥有效推动了涉众型证券纠纷的审理,低成本、高效率、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判决一案,解决一片”的社会效果。
1.建立“双轨双平台”机制 丰富投资者诉讼维权“工具箱”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是金融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其权益保护不仅事关投资信心,也关乎国家金融安全。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完善投资者保护已成为证券市场基础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其中,建立高效的投资者维权集体诉讼机制,最大程度便利投资者维权、减省维权成本,是司法机关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护航金融市场良性有序发展的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以亲民便捷诉讼、公正高效解纷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呢?期货日报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北京金融法院探索建立了起“双轨双平台”证券群体性纠纷化解机制。
据介绍,自“双轨双平台”运行以来,已经适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资者的证券群体性纠纷案件审理,确定示范案件40余件,完成平行案件登记审核5600余件,便利中小投资者在线诉讼7000余人。
该机制稳妥有效推动了涉众型证券纠纷的审理,低成本、高效率、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判决一案,解决一片”的社会效果。同时,“双轨双平台”机制联动对接12368诉讼服务热线、诉前多元调解等诉调对接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助力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4000余件证券纠纷诉前化解、“一站式”办结,打通中小投资者权利实现的“最后一公里”。
2.聚焦企业核心诉求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审判工作的重要使命。
据悉,北京金融法院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自觉担当,引导金融脱虚向实,保障实体企业生存发展,支持规范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创业,以高质量金融司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介绍,2022年7月,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立足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营商环境,有效识别具有挽救价值的被执行企业,积极重建企业信用、恢复当事人信任关系,以金融执行支撑和保障实体经济。
目前,北京金融法院已适用该机制成功处理案件62件,覆盖能源矿产、现代物流、民营医院、文化旅游、高新技术、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执行到位金额累计163亿余元,保障了8万余名涉案企业职工稳定就业,稳定了230余万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努力实现着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保护一个行业的“双赢多赢共赢”工作目标。
3.期货纠纷案件整体占比不高 强行平仓纠纷和经纪合同纠纷较明显
期货日报记者在发布会上还了解到,北京金融法院跨区域集中管辖境外上市的境内公司及境外公司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证券、期货纠纷,以及境外其他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提供者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金融纠纷。
近年来的期货纠纷案件呈现怎样的特点?北京金融法院审一庭庭长丁宇翔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三年来的案件情况看,在金融民商事案件中,期货纠纷案件整体数量不多,占比也不高,其中以期货强行平仓纠纷和期货经纪合同纠纷较为明显。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