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

2024-06-18 23:43:23   来源:   作者:李剑

最近,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越来越热闹。这天,大户室里一阵喧嚣,“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来找贺希尼评判了。两人都属基本面派,熟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都喜欢“了解了供求关系,鹦鹉也能变成投资专家”的夸张段子,但研究重点和使用的策略却不一样,把供和求分开的策略真是别开生面。

[“供应先生”]

“供应先生”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不做技术分析。他以前在工厂做供应科长,一辈子与供应和采购打交道。供应科长是个肥缺,但“供应先生”没有后台,也从来不吃回扣,而是靠真才实学(会买)获得了这个职位。他曾经在某商品生产过剩时为企业大举买入一批廉价而优质的货物,够用好几年,后来这批货物还涨价不少,他因此受到多次公开表杨。

不过,“供应先生”在期货上“会买”和作为供应科长的“会买”正好相反,一个是在供应减少时买入,一个是趁丰年商品掉价时购进;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刚做期货时“供应先生”很长一段时间不习惯,还闹过几次笑话。

吃了几次亏后,“供应先生”调整了过来。他开始重点研究影响商品供应的自然灾害和事件危机。他认为,掌握供应四条(期初库存、当期产量、当期进口量、替代品)、了解历年数据很重要,但影响商品未来供应的天气和危机因素更重要。“供应先生”书房里挂着气象图和危机事件图,搞得既像中央气象台,又像军情指挥部。

其实,如果生产严重过剩,在期货市场卖出也是一种选择,但“供应先生”做了几次空头后感觉不太好,他觉得做空像套保,但手中又没有现货,更重要的是,他擅长的天灾和危机研究派不上用场,于是坚定了只做多的策略。

“供应先生”理念的转变为他带来了丰厚收益。比如有一年四月一场倒春寒,苹果树坐果率下降,他抄底苹果期货,利润可观;有一次巴西淡水河谷大坝损毁,影响了铁矿石的开采和运出,他及时买进铁矿石期货,小赚一笔。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和危机事件频发,“供应先生”赚得盆满钵满。比如俄乌冲突影响了镍的供应,镍价大涨;去年可可主产区暴雨,可可树因暴雨和由此引发的病虫害大量减产,可可期货暴涨;红海危机影响集运欧线期货……

“供应先生”一直顺风顺水,眼光和理念也有所扩展。期货常说“农产品主要看供应,工业品主要看需求”。因为农产品一旦减产,要隔几个季度才能恢复供应,完全有时间操作。他经过研究和实践,坚定地认为这种说法有所偏颇,工业品价格一样受供应影响。前几年国内因雾霾天气而采取严厉的限产措施,动力煤等工业品因供应不足而大涨。甚至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都说新的经济规律是“供给决定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

不过,赚钱的同时,“供应先生”发现自己越来越“冷血”和不道德了,看新闻总希望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盼着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出现等。大家都觉得地球升温水深火热,唯独他觉得气候反常很舒服。他刻在电脑桌上的座右铭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危机发生之时”,下联是“商品投资良机”,横批“幸灾乐祸”。

他找朋友倾述自己的苦闷,朋友安慰他说,你有犯罪心理,却没有犯罪,遵纪守法就行,和道德无关。但“供应先生”重看了老电影《爱德华大夫》后,认同片中“没有犯罪心理才是美好的一天”的理念。为了减轻负罪感,他每年都把期货交易利润的10%捐给灾区。

[“需求先生”]

“需求先生”也是坚定的价值投资派,不做技术分析。他以前在工厂做销售科长,是营销高手。一位在企业工作多年的朋友告诉笔者:“在企业,供应科长好做,销售科长难当。供应科长容易变成腐败分子,销售科长容易变成优秀人才。谁都知道,买东西容易卖东西难啊!”“需求先生”能力很强,有鹰一般敏锐的眼睛。他总是不辞辛苦地调研市场,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潮流,据此建议生产部门调整和研发适销产品。他常说:“在这个‘吃货’横行的时代,不是厨师决定了菜单,而是顾客的肚子决定了菜单!”

进入期货市场后,“需求先生”的口头禅和座右铭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就买进什么”。比如只要价格相对便宜,他一定会买入九月份的鸡蛋,他还会买入春季的尿素期货合约,因为春天农业对尿素有强大的需求。

这些都是常规需求,期货人都知道,他觉得了解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因此,“需求先生”便恶补宏观需求知识。他的偶像也由某营销高手变成了罗杰斯。他佩服罗杰斯在二十多年前,就发现了金砖四国对商品的巨大需求,大举买进稀缺商品,获利丰厚,还写了《热门商品投资》。“需求先生”潜心研究未来市场的需求,希望能提前买入,埋下获利的种子。

最近几年,“需求先生”按需求变化投资,赚了不少钱。比如疫情暴发后他发现到4S店买汽车的人寥寥无几,立即做空橡胶期货,还顺便建议药厂的朋友加班加点生产感冒药。特别是近两年受地缘政治影响,人们的避险需求大大提升,他买入贵金属期货,获利不菲。

“需求先生”认为,在需求和供给上,需求永远是主导,抓住需求,才能在期货市场抓住“主升浪”。他家的墙上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需求爆发之际”,下联是“商品建仓良机”,横批“期货大道”。

得意时,“需求先生”会向期友们讲他小时候听到的一段报道,即美国总统里根遇刺时,第一个报道此事的美联社记者急中生智,用100美元包下附近的电话亭,第一个电话打给自己所在的通讯社,把报道发出去,第二个电话打给期货公司,买进石油期货。结果他不仅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还在原油期货上赚了一笔钱。“需求先生”觉得自己有点像那位美国记者。

“需求先生”也听说过“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但他慢慢发现,研究工业品需求似乎比研究农产品供应难得多,赚钱也难。最关键的是,工业品并非直接消费品,下一阶段“流行”什么真不容易看准。“需求先生”觉得研究需求和研究供应有些不平等,一是供应紧张容易判断,而需求大增短时却不好判断,缺乏直接证据。二是大多数时间需求危机没有供应危机对价格的影响直接。三是研究供应可在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研究需求却要在事件发生前作出研判或预测,主观性强,容易出问题。

“需求先生”用需求指导投资的策略在股市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前几年他发现现代战争喜欢使用无人机,这方面的需求较大,因此买入无人机相关产业股票,却亏了不少钱。另外,在需求大增被证实后再买入,又容易在周期性行业中买到价格高点,比如新能源板块相关股票。这让“需求先生”比较痛苦,有点怀疑自己“打提前量”的水平和眼光。

但“需求先生”有销售科长经历,勇敢,能坚持,他依然坚信投资就是比谁看得远,真正的水平是判断未来的。

“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都注重基本面分析,本来就是好朋友,所以喝茶论道时争论不多。“需求先生”恭维“供应先生”:“富人研究供应,穷人研究消费,你比我强。”“供应先生”恭维“需求先生”:“你的研究难度大,水平高。”

两人请贺希尼评判谁的策略好、理念对。贺希尼认为研究供求关系是商品投资的正道,而且两人都有做实业的经验,又都喜欢调查研究,很有学问,不想断出输赢,想都不想就果断地举起两人的各一只手。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