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刘威魁)近日,期货日报邀请了广东珺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栋、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发电事业部交易咨询总监吴仲光、浙商期货新能源项目部部长陆诗元三位嘉宾做客《期货+》直播间,围绕深化电力改革的内容及对晶硅行业的影响进行交流探讨。
提及很多民众或者机构都会觉得电力改革就是“涨电价”的现象时,吴仲光直言,把电力市场改革和涨价划等号有失偏颇。市场改革只是一种手段,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的友好接入和消纳。同时建立友好、公平互动的交易平台,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还原电力的基本商品属性,发现电力原本应有的时间和空间价值,从而引导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进一步指导电网有的放矢的进行结构行调整优化来促进新兴能源消纳,引导用户进行合理的用能优化调整,同时引导资本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信号进行合理的远期规划和投资,其本质目的并非涨电价。
针对大家感官上的“涨价”,吴仲光从政策环境、价格形成逻辑、用户心态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在政策层面,实体经济一直是国家在电改过程中重点关照的对象,在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为了避免电网运行和电力生产的成本过渡向实体经济传导,政府部门、交易中心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也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护实体经济,比如从交易和结算层面设置市场价格帽来限制价格涨幅超出预期;通过引入中长期交易,并设置高额的中长期交易占比门槛,来抑制现货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通过市场交易规则的不断优化来降低本应向用户主体传导的不平衡资金规模等等,以此来保护实体经济的价格变化在一个合理且可控的范围。另外,在市场初期,政府和市场运营机构还是会倾向让控制用户侧直接进入市场的节奏。在很多现货试点省份的推进过程中,初期都会采取单边市场的模式,将大部分现货市场初期不稳定的价格信号,尽量不传导至用户侧,而是在发电侧零和。逐步放开用户侧进入市场的节奏,也会控制得相对缓慢从而也起到一定对用户实体的保护作用。
其次从价格形成逻辑来看。在市场化初期,用户侧价格,基本是基于本省燃煤标杆电价让利的模式形成,这一部分市场初期红利,是会直接分享至用户,从而给用户带来直接的实惠。过渡至现货市场模式,价格的形成源头则是电源侧的生产变动成本。在批发市场中,市场边际定价机组的边际成本,直接决定了市场整体价格的平均水平。在迎峰度夏等负荷高峰时期,边际定价机组一般是燃煤或者燃气机组,这时市场整体的价格会相对走高;在秋季至次年春季新能源大发季节,会有更多的新能源机组参与全天部分时段的边际定价,由于新能源机组的生产变动成本接近于0,故此时的市场价格平均水平也会相应拉低。批发市场的价格会通过售电公司逐步传导至零售用户侧,导致用户侧用电价格产生随行就市的变化。所以,与其说是市场化导致了用户用能价格的上涨,不如说是市场化导致电力的时间价值凸显了,电价波动更加频繁了。再举个简单例子,如2021年的广东市场,在燃煤价格急速上涨的时期,发电企业的度电燃煤变动成本上涨至0.6元/度以上的水平,此时发电企业也会抬升报价降低亏损,导致市场整体价格水平走高至0.6元/度以上的水平;再如今年年初,山东省由于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机组边际定价时段增加,现货市场价格在午间经常出现-8分/度的市场底价,前五个月的现货市场平均价格也相应拉低至0.26元/度的水平。
再次,从用户心态来看,感觉市场化就是“涨价”,可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可以被理解的,特别是用电成本占整体成本比例较大,对电价更加敏感的用能大户。从前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在市场初期基于燃煤基准价格让利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可以让用户直接获得市场红利的,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特别是过渡至现货市场,价格不再恒定,在波动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用户电价红利空间在不同的阶段或大、或小,甚至某些时段远高于历史水平,但是大家往往更加关注损失,而不关注获利。这在心理学上一般解释为“损失厌恶”,即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收益,因此即使收益增加,如果伴随着损失,人们也可能更关注损失,从而感到不满意。或者解释为“参考点效应”,即如果人们习惯了较高的收益,那么即使收益仍然在增加,但增长幅度小于预期或历史水平,也可能感到不满。
“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把电力市场改革和涨电价画等号,会有失偏颇。”吴仲光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