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如果你是河南人,或者你来过河南,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河南人喜欢称呼别人“老师儿”。问路的时候,河南人会说“老师儿,这儿咋去”;买东西的时候,河南人会说“老师儿,给我拿个***”;打车的时候,河南人会说“老师儿,我要去***”。这一声声“老师儿”,既亲切,又不失礼貌。
“老师”这一称呼在河南方言中比较泛化,不仅代表教育工作者,而且是对具有某种技能或专长的人的尊称。“老师儿”的称呼体现出河南人对知识和技能的尊重。同时,这样的称呼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陌生人之间的一句“老师儿”,立马就能让交流更加亲切和随和。
其实,“老师”称谓具有儒雅的精神内核。自古以来,老师便是学识、修养的象征,让人联想到智慧与知识。后来,逐渐扩展为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是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在现代社会,“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作为记者,我常被人称呼为“老师”。每每听到都觉得有点受宠若惊,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总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但是近两年,我发现大家称呼“老师”的场合越来越多了。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在二次元的世界里也会尊称其他人为“老师”。这样的称呼是对具有某种技能或专长的人的尊敬,也显得有趣亲切。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他们有的教我们知识,有的教我们技能,有的教我们人生道理。更甚者,若旁人一句话或一个举动就能令我们有所领悟,他何尝不是一位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就是在任何人身上都能找到可学习之处。这是中国人的谦逊,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断从他人身上汲取知识和经验,是帮助自身成长的好方法。
所以,保持开放心态,发现他人长处,学会给自己找老师,也试着去称呼别人“老师”吧。(崔蕾)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