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世间种种,尤其是“吃”这一块儿,一旦与苍蝇有所牵连,总不免令人心生嫌隙。可“苍蝇馆子”是一个例外。
“苍蝇馆子”,并非苍蝇四处乱飞的馆子,它的说法源自家乡方言,指代那些廉价、简朴的路边餐馆。它们通常隐匿在偏僻的街角,每至用餐时分,便爆发出呛人的油烟。若你偶然经过这样的小店,一定会感觉到些许寒酸:狭小的房间、简陋的餐具、几桌一灯,便是全部的装饰。
在我老家楼下便有这么一家“苍蝇馆子”,叫做“李哥三样菜”。顾名思义,店长姓李,菜单上只有三个选择。可要论年龄辈分,我不应该叫他李哥,而应称呼李叔或者老李。老李是一位地道的壮汉,四十来岁,圆脸寸头,膀阔腰粗,活像古典小说里的屠户。事实上,他的性格如外表一样粗犷,每当有行人站在店门前犹疑不决,他总会中气十足地嚷嚷:“快进来瞧一瞧,尝一尝咯,吃一顿不吃亏唷!”倘若生意红火,有人催促老李上菜,他便会皱起眉头,扯个大嗓门吼道:“马上来了嘞!莫催莫催。”即便如此,大伙儿对老李并无怨言,反倒是夸赞他颇有个性。
虽说店里只有三道菜,街坊邻居们却早已吃出了门道。炎炎夏日,客人们通常会点上一份凉拌白肉,三两好友坐在桌前,一边谈天说地,一边大口吃肉,不多时,盘子便见了底。有人出手“阔绰”,催着老李再来一份,可更多人只是看着空盘,怅然若失,恨不得把调味的葱蒜也送进嘴里。到了冬天,热腾腾的蹄花汤成了大家的心头挚爱。看着飘着油珠的肉汤,嘴边的馋虫早已蠢蠢欲动,吸溜一口,汤水的咸香便一个劲儿地朝胃里钻,口腔中却还留着猪肉的鲜味。再咬上几口软糯的猪蹄,暖意便会不由得漫上心尖。
至于剩下一道红烧猪血,更像是桌桌必点的开胃菜。许多个周末,我会拿着几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仅点上一份猪血、一碗白饭。老李看我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总有意地为我多打两勺饭。将猪血和饭混在一起送进嘴里,舌尖便洋溢着红油的浓香和猪血的细腻。这朴素而美味的口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用老一辈的话讲,他们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却很少听说有人烹饪猪肉的手艺比老李更好。曾有人开玩笑似的想向老李打听做菜秘诀,可老李只是笑着回答:“哪儿有什么秘诀啊,不过是我更用心罢了。”据说,每天打烊之前,老李定会用心品尝自己的菜品,甚至不时向熟客征询意见,从选材到调味,从刀工到烹饪,十多年来,他已在配方上改进了许多次。正因如此,老李始终坚持不开分店,以守住菜的品质。有人说老李不会包装自己,也有人说他格局太小,但这么多年过去,街道上的餐馆来去匆匆,只有老李的小店,始终保持着纯真的烟火气。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听过太多营销话术,见过太多稀奇菜品。然而,像老李这样,甘愿沉下心来,将平凡食材烹煮至非凡境界的人,已不多见。或许,正是这些毫不起眼、质朴无华的“苍蝇小馆”,才能够带我们回归生活的本真,品味那份纯粹而简单的乐趣。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