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快讯>正文

筑牢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基石

2025-01-23 21:53:13   来源:   作者:韩乾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力推动,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4.5万亿元,较2019年年初增长1倍以上,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从17%提升至22.2%,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是在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基础上的深化和细化。《指导意见》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建设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等方向性要求。《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具体举措和实施路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方案》中不乏诸多创新提法和突破性举措,展现了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第一,《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这一举措延续了《指导意见》中关于长周期考核的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考核权重的具体比例,有效减少了短期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

第二,《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支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允许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这一提法突破了以往企业年金统一投资策略的模式,充分考虑了不同风险偏好和年龄群体的需求,为年金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三,《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资本市场生态的举措,包括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等。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还为中长期资金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

第四,《实施方案》明确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这一提法进一步拓展了中长期资金的参与范围,使其在资本市场中可以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第五,《实施方案》要求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还为基金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加包容和便利的市场条件。

《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从宏观指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深远意义和积极作用。首先,中长期资金规模大、稳定性强,能够优化投资者结构,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其次,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完善市场生态。再次,中长期资金将为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提供稳定资金支持,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最后,通过丰富投资产品、优化考核机制,中长期资金入市还将为居民财富管理提供更多选择,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来可能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首先,在制度建设方面,可能会进一步优化中长期资金的投资环境,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降低短期考核压力,鼓励投资管理人进行长期投资。其次,在市场生态建设方面,可能会继续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完善分红制度和回购机制,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再次,可能会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扩大中长期资金的投资范围,提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在监管协调方面,可能会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政策落地实施,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作者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