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过年讲究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很多地方都有贴对联、窗花和年画的习俗。“二十九贴道酉”,“道酉”之“道”者,行道之神也,“酉”即晚上5点至7点,“道酉”就是用祭祀诸神的春联、福字、吊钱、门神、年画等,催迎新年的到来。
在天津过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那就是贴吊钱。临近春节,家家户户贴上吊钱,再加上春联和福字,配合大红灯笼,才是天津过年的标配。这些颜色火红、样式各异的窗花吊钱是天津人必须购置的一项年货。吊钱者,掉钱也,寓意幸福吉祥、家道兴旺。
吊钱是由古代的“彩胜”“幡胜”演变而来。唐宋时期,每逢立春,人们便用彩纸剪成各种饰物或小幡,戴在头上、系在花下或互相赠送,用以迎接春日。后来,人们在立春之日把它贴在门楣上来避邪,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吊钱。吊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刀剪制而成,后来随着用量的增多演变为套版刀刻。
天津的吊钱最大特点就是尺寸可以非常大,而且基本只有红色,一个吊钱可以覆盖一扇门,也可以盖满家里的一面窗。天津的吊钱通常在腊月二十八贴出,正月二十五即填仓日取下。其间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村镇小馆,几乎所有的窗楣和门楣上都会挂满吊钱,一字并排,远远望去一片红火随风起舞,喜庆非凡。
《天津卫过大年》一书中有这样的介绍:吊钱,又叫门笺、挂笺、门彩、斋牒、过门钱等,大致数尺,小不过三寸。吊钱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膛子多为吉祥文字和图案,如“招财进宝”“阖家欢乐”等,边框大多镂刻“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等图案花纹,作为装饰,下配穗子。
2024年12月28日天津古文化街吊钱市场正式开市。漫步于古文化街,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手刻的吊钱、现场写的对联、待剪的窗花等,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还提升了市民的参与感,深受天津人的喜爱。虽然现在机器能够大批量生产植绒吊钱,但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传统手工制品的精美。
天津手工艺品中民俗文化标志物不得不提传承了400多年的杨柳青年画了,它不仅是版画,更是手工彩绘的艺术结晶,其以丰富的题材、饱满的构图和吉祥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是天津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天津还有一个流传了180余年的手工艺品——泥人张,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把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作品形象生动,色彩丰富,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李晓威)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