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其所想、急其所急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期货工具在风险管理中作用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认识到期货市场的重要性。前期,期货日报记者在重庆地区的走访中发现,当地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他们开始主动学习和探索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新品种上,国有企业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国有企业向期货市场“靠近”]
重庆物流集团旗下重庆中欧木业有限公司(简称中欧木业),专门从事进口木材集散与贸易。重庆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进境木材口岸,先天的优势让中欧木业在得知原木期货要“来”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2024年,我们通过中信建投期货了解并接触到期货市场。当时的初衷是,借助期货工具,把辐射松业务在重庆市场稳定地做起来,打造原材料采购、加工到销售的具有中欧特色的全产业链的辐射松新业态。”中欧木业总经理刘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据刘虎介绍,集团领导十分重视期货市场,他们亲自参与了原木期货的模拟交割。“作为重庆本土国有、专业的木材企业,参与原木期货,肯定要有一定的专业度,公司上下都希望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面参与进来。”刘虎称。
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新品种的推出速度逐渐加快,重庆地区国有企业积极关注并尝试参与新品种的交易。他们通过深入研究新品种的市场特点、价格影响因素等,制订科学的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案,确保在新品种交易中稳起步。同时,他们还加强与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等专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新品种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刘虎看来,大宗贸易离不开期货,不主动了解和拥抱期货,就会被市场抛弃。“中欧木业未来也会积极学习、主动参与,争取在期货市场扮演重要角色。”他称。
同样作为国有企业,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对期货市场也表现出较大的热情。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企业已经开立期货法人户,下一步企业将视情况参与进来。
“国有企业‘求稳’,对期货这一‘新事物’会经历一个认知转变的过程。” 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成科表示。
据李成科介绍,这两年公司高层已在慢慢接触了解期货,去年公司开展了3次关于期货基础知识的培训,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通过期货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的培训,公司高层深刻认识到期货市场是企业经营的‘好帮手’。对企业来讲,期货既是一条销售渠道,又是一个避险工具。”李成科称,这一认知的转变,最直观的结果是,公司乃至集团领导已主动关注期货盘面,现货调不调价,往往会参考期货盘面。
在李成科看来,集团对旗下企业参与期货十分重视,他们已经开立了期货账户,并积极筹备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我们计划运用期货或是期权进行操作,从‘入门’到‘深入’,一步一步参与进来。”在他看来,同时使用两个工具,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风险管理。
李成科表示,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重点在于有效管理风险,头寸匹配、止盈止损、各种行情的操作方式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企业更加重视与期货公司合作]
“客观来讲,无论是西南地区,还是华东、华北、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比例都比较低。”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兼产业部行政负责人夏旗表示,重庆地区国有企业参与比例低,除共性原因外,当地期货市场氛围较弱,企业对市场的认识不足和人才储备不足、交割库数量较少等也对企业参与市场形成了限制。
受访期货公司普遍认为,服务产业企业,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只有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理解行业的发展态势,才能摸清企业的真实需求,找到金融工具的切入途径。“一言以蔽之,高谈阔论、坐而论道是做不好企业服务的,一定要扎根产业、深入企业,才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业内人士称。
夏旗表示,当前,国有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时,更加注重与期货公司的合作。通过与期货公司合作,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套期保值业务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获得更加专业的市场分析、套期保值策略以及风险管理建议。“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国有企业在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利用期货市场,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他称。
同时,国有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时,也在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和监管指导。“他们希望监管层能够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帮助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此外,还希望监管层能够推动交割库的建设,增加交割库数量,从而降低参与期货市场的门槛。”夏旗说。
“针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同特点,我们在服务模式上有所不同。”西南期货总经理陈立称,国有企业对合规和程序的要求严格,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多次长效的服务才能逐渐深入。在决策流程、风险偏好、市场敏感度等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有一定差异。“我们洞悉客户最根本的需求,有的放矢,实施了不同的策略。对国有企业,除介绍期货及衍生品业务外,还就国家及交易所最新的政策进行交流,并介绍其他国有企业在衍生品方面的先进经验,帮助客户增进对金融市场的了解,打消客户对衍生品交易的顾虑。”陈立说。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当地国有企业已开始关注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效应。针对这一变化,陈立认为,做好重庆地区产业服务的发力点在于进一步加强市场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期货应用能力。
“期货公司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功能,以‘现货’的身份参与到实体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做最懂实体企业的期货公司。精准抓住企业需求,为企业设计套期保值方案,帮助企业利用期货市场锁定成本和利润,助力价格发现。”陈立说。
“对地方国有企业的服务,期货公司需要充分考虑其规模较大、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决策流程较长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中电投先融期货副总经理王泰强举例称,公司与重庆某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合作,为其制订长期的原材料套期保值策略,为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定期进行市场分析和策略调整,并与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部门紧密协作,确保套期保值方案的有效实施。
对民营企业的服务,需要考虑其灵活性高、创新意识强但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特点,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选择。“比如,为民营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期权组合策略,目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利润空间。此外,在服务模式上,需要不断升级迭代,从最初的简单经纪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涵盖期货交易、风险管理、财富管理、产业咨询等多个领域。”王泰强如是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