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2月起美国地缘博弈战略从“两线出击”变为“北谈南压”,即美俄和谈、美向伊朗施压,二者对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响一空一多。中东石油产量多于俄罗斯,所以美伊关系相关地缘因素对油价影响力更大。在偏空因素已现、偏多预期在酝酿的背景下,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被偏空氛围主导,价格呈现震荡偏弱走势。
2月初始,美国地缘博弈的战略重心发生了变化,开始从“两线出击”向“北谈南压”的战略转变。“北谈”是指与俄罗斯进行和谈以结束俄乌冲突;“南压”则是向伊朗施压,从而占据中东地区的主导权。虽然俄乌冲突有降级的预期,但美伊矛盾的升级态势可能更为强烈。这两种情况对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一空一多。
就地缘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力而言,前者(俄乌局势相关地缘因素)要弱于后者(美伊关系相关地缘因素),这是因为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远大于俄罗斯。不过,从预期落地的可行性角度来看,美俄和谈已近在眼前,其地缘政治方面的价值预期显著下降;而美伊冲突目前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恶化,所以地缘政治影响尚未凸显。在偏空因素已经浮现,而偏多预期还处于酝酿阶段的情况下,近期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被偏空的氛围主导,价格整体呈现出震荡偏弱的走势。
美伊博弈升温
伊朗原油在能源市场的变数增大
美伊矛盾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奉行对伊朗的遏制政策。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就已经将遏制并拖垮伊朗设定为中东政策的主要目标,甚至将其视为解决中东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今,随着美国政府进入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重启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其政治稳定性对全球石油市场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伊朗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伊朗的原油产量达到了3908.8万桶/日,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3424.9万桶/日,大幅增加了483.9万桶/日,增幅为14.13%,产量位居全球第八。并且,伊朗在OPEC成员国中的产量增幅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伊朗的原油探明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在1974年还曾达到过600万桶/日的历史最高产量。该国的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当前天然气的日产量为10.7亿立方米。这充分说明,伊朗无论是在中东地区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在能源方面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伊朗扼守着波斯湾石油外运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连接着阿拉伯-波斯湾与印度洋上的阿曼湾。据相关统计,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将近40%石油的输出任务,波斯湾石油总出口量的90%以上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与此同时,每天约有1700万桶的油船经由该海峡通行,其数量约占全球海运原油量的30%。通过该海峡的油轮中有85%是运往亚洲地区的,主要的接收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中国。
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伊朗封锁,那么波斯湾地区的能源输出就只能依靠陆地石油管道来进行运输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通过石油管线运送的石油量远远低于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送的石油量,这一数量远不能满足世界石油的供给需求。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将会致使原油、石油产品和液化天然气的供应量急剧减少,这不仅会在短期内造成原油的供应短缺局面,从而引发油价快速上涨,而且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中东地区的任何政治动荡都有可能对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毕竟该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之一。市场对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存在担忧,这种担忧可能会在短期内促使石油价格攀升。虽然此类事件会造成油价在短期内出现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影响取决于冲突的发展态势以及各国采取的应对策略。
目前,尽管美国特朗普政府重新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政策,但这也许只是美伊谈判前的一种铺垫,不过后续仍需要关注伊朗的反应和态度。如果美伊冲突发生实质性的恶化,那么中东地缘政治因素对原油期货的影响或许会大幅增强,在短期内将会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交投情绪产生较大的提振作用。
图为2004—2024年伊朗月度原油产量走势(单位:千桶/日)
美俄和谈加速
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或出现调整
上周,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通话,通话时长达一个半小时。美俄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将就结束俄乌冲突开展“紧密合作”,并且会派遣各自的团队“马上开始谈判”。同时,美俄两国元首还计划进行会面,并且已经把会面地点确定为沙特阿拉伯。受这些事件的影响,未来俄乌冲突朝着停火和谈方向发展的预期大大提高,这一情况可能会对原油期货产生如下影响:
首先,从供应方面来看,和谈有缓解俄乌紧张局势的可能性,这会使俄罗斯原油供应中断的风险降低,从而增加市场供应。和谈的进展或许会促使美国对其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进行调整,如果放松制裁,俄罗斯的原油出口量将会增加,进而对全球供应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根据相关统计,2024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预计能够达到5.16亿吨,相较于2023年下降幅度约为2.8%。2024年俄罗斯的原油出口量为2.4亿吨,高于2023年的2.383亿吨,增幅为0.71%。尽管面临着国际制裁以及减产协议带来的压力,不过俄罗斯在2024年仍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原油生产与出口水平,并且成功地将一部分受到制裁影响的原油出口方向转向了亚洲市场。其中,2024年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原油量达到10847.13万吨,与2023年的10702.45万吨相比,有小幅增长,增长幅度为1.35%。
其次,在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局势的缓和可能会让美国将关注点重新转向中东地区。这一转变可能会对中东地区的原油生产和出口产生影响,而中东地区原油产业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油价的波动。
最后,俄乌之间的和谈可能会促使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发生调整。在此情况下,各个国家可能会重新审视并调整自身的能源政策以及战略储备计划,这些调整都将对原油市场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特朗普针对俄乌战争所推动的和谈意向可能会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产生偏空向的影响。
需求旺季结束
原油消费将迎来季节性淡季
进入2月下旬之后,原油需求的旺季即将结束,炼厂的开工率开始回落,消费动力不足,库存累积的压力也逐渐显现出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当周,美国炼厂的开工率再次下降至85.0%,与1月相比大幅降低了6.7%。在需求力量不断减弱的大背景下,商业原油库存所面临的压力愈发凸显。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不包含战略石油储备)达到了4.28亿桶,较前周大幅增加407万桶,并且呈现出连续三周增长的态势,累计增幅达到3.94%。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达到2181.9万桶,周环比小幅增加87.2万桶,月环比累计增长101.6万桶,增幅为4.88%;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达3.95亿桶,周环比小幅增加24.9万桶,月环比累计增长99.6万桶,增幅达0.25%。按照季节性规律,在未来两个月内,北半球原油将进入累库周期。预计后市中不断回升的库存压力将给国内外油价带来负面影响。
做多信心被削弱
油市净多头寸规模不断萎缩
自2月开始,随着美俄两国元首进行通话并积极释放出政治和谈的信号,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地缘政治溢价优势逐渐消失。这一变化使得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做多信心被削弱,净多头寸规模不断萎缩,进而导致油价出现震荡回落的走势。
截至2025年2月11日,WTI原油期货的非商业净多持仓量平均保持在220004张。这一数据与1月同期相比大幅减少了86287张,降幅达到28.17%;相较于1月的平均值287208张也大幅减少了67204张,降幅为23.40%。同时,截至2月11日,Brent原油期货基金净多持仓量平均维持在285648张,较1月底小幅减少了16173张,降幅为5.36%。
总体而言,WTI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的月环比大幅减少,Brent原油期货市场的净多头寸在近半个月也呈现出小幅回落的态势。
图为WTI原油期货基金持仓情况
图为Brent原油期货基金持仓情况
整体而言,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伊朗推行“极限施压”政策,这一举措或许会致使美伊两国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伊朗的石油产量颇为可观,并且其扼守着波斯湾石油向外运输的关键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这无疑蕴含着较大的地缘政治风险。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说,美伊之间的冲突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恶化,所以其地缘政治价值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从预期落地的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美俄展开和谈,这使得地缘政治价值的预期出现显著下降的情况。在当前这种偏空因素已经开始显现,而偏多的预期仍然处于酝酿过程中的形势下,预计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将会被偏空的氛围主导,进而呈现出震荡偏弱的走势。(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