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建议开展金融气象指数产品和天气衍生品研发

2025-03-10 22:42:26   来源:   作者:杨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聚焦金融气象与风险防范,建议开展金融气象指数产品和天气衍生品研发。

据张兴赢介绍,近年来,快速增长的金融气象需求,加快推动了金融与气象的跨界融合,金融气象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气象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气象协同联动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布局金融气象数据服务、科技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气象风险及保险综合开放型实验室,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V2.0)今年1月11日正式发布。跨界合作平台和创新团队陆续建成。

不过,金融气象服务是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金融气象服务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金融与气象相互作用机制、金融气象风险识别和化解还不清晰,金融气象指数制定的平台和标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与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还有欠缺。同时,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标准体系、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建设都需进一步强化。

为此,张兴赢呼吁,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及气象条件对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等领域的影响,建立金融风险减量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灾前预警+灾中应对+灾后重建”的全链条服务协作体系,并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和气象数据在财产保险承保、理赔和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强化基于保险标的物、信贷抵押物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鼓励将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联动预案纳入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张兴赢还提出,建议开展金融气象指数产品和天气衍生品研发,围绕农业、能源、电力、交通、旅游等气象高敏感行业趋利避害的需求,开发大数据金融气象数据分析大模型;鼓励银行机构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推动典型区域针对气象高敏感行业领域率先开展压力测试;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依据气象指数开展“保险+期权”的气象风险对冲模式研究,助力重点区域及气象高敏感行业风险转移。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推动政策协同的工作机制;强化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聚焦金融机构和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开展金融气象科技攻关,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的金融气象服务新模式;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快金融气象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天气衍生品能够帮助实体有效规避天气变化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是化解气候变化风险的一项新举措。近年来,鉴于天气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期货交易所积极响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聚焦天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持续推进有关天气指数及其衍生品的研究与应用,为实体企业提供了专门规避天气风险的全新风险管理工具。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基础正在不断夯实,随着气候变化风险加剧,后续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通过加速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能够满足各行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管理需求。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