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利弗莫尔曾说过:牛和熊都可以赚钱,但猪会被屠宰。这句看似戏谑的警示,却道出了期货市场的残酷——杠杆放大的不仅是收益,更是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据统计,全球期货市场职业交易员中,能实现五年稳定盈利的人数占比不足15%。这一数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核心逻辑:期货交易的本质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严格的止损机制实现损失最小化,从而在概率游戏中获得生存权。由此看来,理解生存至上的市场哲学才是通往交易成功之路的明灯。
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
众所周知,如果持仓方向错了,无论设置多大幅度的止损,都会被触发,所以交易者发现交易方向错误就放大止损幅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开仓位置、进场点的精确度决定了你要承担的风险,而不是止损点位的设置,在实际交易中,一定的容错率是必要的,但不能持续放大止损幅度。
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以保证金比例10%为例,当交易标的价格波动幅度达到5%时,账户权益就会经历幅度50%的剧烈震荡。杠杆效应决定了任何一笔无保护的交易都可能成为“致命打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数学模型显示,当单笔交易的亏损超过总资金的20%时,账户恢复至初始水平需要实现25%的盈利;若亏损幅度达到50%,则需要获得100%的收益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这在变幻莫测的期货市场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因此,交易者要建立多层次的止损防御体系。
笔者认为,成熟的交易系统需要构建三道防线:
一是技术止损,就是依托关键支撑(阻力)位(比如斐波那契回撤38.2%位置或前期高点)设置止损位,再结合ATR(平均真实波幅)指标动态调整。比如,当铜期货价格日内波动率从1.5%上升至2.2%时,止损位间距需相应扩大30%。
二是资金止损,即遵循“2%铁律”——单笔交易风险敞口不超过本金的2%。假如账户规模为100万元,买或卖一手沪镍期货的保证金为8万元,则最大止损幅度为2.5%(100×2%÷8=2.5%)。若当前价格波动阈值(又叫临界值,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超过该值,则需要强制止损。
三是时间止损,就是对震荡行情设置持仓时间上限。比如,根据相关指标分析,80%的趋势行情会在3~5个交易日内启动,持仓时间上限可设置为7个交易日,若7个交易日仍未出现预期的趋势,则触发强制平仓操作。
理性看待“利润守卫战”
止盈可以视为止损的延伸,要全面地看待交易的全过程,交易者要从战略层面确定止盈标准,不能因小利而止盈,也不能因暴利而放纵。实际操作中,交易者往往会因小的盈利而错过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也会因暴利而忽略风险。因此,相对理性客观的止盈方式也是生存之道。
第一,趋势行情中的金字塔止盈法。2020年原油负价格事件中,某对冲基金通过三级止盈策略实现了逆市盈利,价格涨幅20%时平仓1/3,回撤5%触发第二次止盈,保留1/3的仓位采用移动止损法跟随趋势。这样既能锁定部分利润,又可以为“黑天鹅”事件预留缓冲空间。具体参数设置可参考:一倍ATR利润,平仓30%;两倍ATR利润,平仓50%;剩余仓位采用抛物线止盈法(参考SAR指标),直至趋势反转。
第二,量化驱动止盈模型。通过量化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可以发现某些高胜率信号组合。比如,当MACD柱状图连续三日缩量且RSI超买区出现顶背离时,平仓胜率可达68%。此类模型需设定动态权重:在趋势明确阶段(ADX>25),止盈阈值放宽20%;在震荡市(ADX<20),则采用均值回归策略,在布林带上轨附近分批止盈。
第三,跨市场联动止盈体系。以黄金期货为例,其价格波动与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等存在强相关性。专业机构常设置跨市场对冲止盈点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2.5%关键位置时,即便黄金价格未达到预设止盈点,也立即启动平仓程序。这种基于宏观因子的止盈策略,可消除单一技术指标的滞后性缺陷。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向成熟且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交易系统学习,就像和博学者交朋友。用成功者的止盈止损策略解释市场规律和机制,必然会给我们构建自己的交易体系带来巨大帮助。
桥水基金的风险平价模型:通过跨资产波动率配比,动态调整止损阈值。当组合波动率超过年化12%时,自动触发减仓指令,确保单日最大回撤率控制在1.5%以内,这不仅保护了利润,更降低了风险。
文艺复兴科技采用三重验证机制止损法(算法信号、基本面逻辑、市场流动性监测),既保障了量化交易模型的交易一致性,又排除了基本面影响。
国内某顶级期货私募采用“地堡策略”,即极端行情下启动应急机制,当账户单日亏损达到3%时,全面减仓至30%;亏损5%则进入“地堡状态”,所有持仓强平,交易团队进入48小时冷静期。“地堡策略”的核心在于防守,而防守的核心是止损,把犯错的成本降到最低。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交易者也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保存着1987年股灾时的交易记录,那些“存活”下来的交易账户有一个共同特征:年度止损次数是盈利次数的3倍以上,但平均单笔盈利是单笔亏损的4.6倍。笔者身边也有一些成功交易者(机构),据了解,他们的平均胜率不超过26.7%,以波段交易为主,无论高频波段还是低频波段,这些交易者最近六年的年化收益率都接近50%。当然,收益率高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资金规模不够大,统计的数据也有相似之处,但这也印证了期货市场的终极法则——胜利不属于预测最准的人,而是属于错误成本控制最佳的人。当交易者建立起包含波动率适配、跨市场联动、行为约束三位一体的止损体系,便能在这场生存博弈中,将风险控制的艺术转化为持续盈利的手段。交易者要永远牢记,期货交易是从生存到繁荣的进化之路。(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