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广谱利率中枢下行趋势明确

2025-05-22 23:21:44   来源:   作者:李彬联

5月20日,央行下调LPR10个基点,与此同时,国有银行以及部分股份行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呈现非对称降息效果。本轮商业银行利率“双降”,演进脉络较为清晰,是5月7日“一行一局一会”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延续,可以有效对冲银行资产端定价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货币政策思路兼顾对银行经营健康性的考虑。

此轮“双降”落地后,以10年期国债为例,与此前表现类似,债券收益率变化不到2BP,T合约价格微幅下跌,全天波动区间不到0.3元。债市整体表现波澜不惊,维持窄幅震荡的走势。中长期看,央行推动降准、降息落地,释放稳预期、稳增长积极信号,着力修复总需求,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良好的货币环境,广谱利率中枢有望进一步下行。

经历了一季度总量GDP快速增长、分项指标加速回升后,4月国内多项经济数据虽然表现出较强韧性,但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其中,投资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偏低是主要拖累,同时“以旧换新”补贴刺激效果边际减弱带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

外需方面,中美关税达成重要共识,部分“对等关税”获得90天暂缓期,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趋弱,但从之前的经验规律看,中美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摩擦短期难以化解,关税谈判可能是反复拉锯的过程,关键领域中中美脱钩风险仍然存在。为支持稳增长、宽信用、扩内需等目标,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短期难以转向,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依然是缓解基本面下行压力的重要因素。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下调CPI预期目标,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目的在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自2020年以来,中国物价水平便进入单边下行趋势。以CPI衡量的物价指数为例,其已两年多低于1%,最近3个月连续处于萎缩区间。另一个更能反映全面物价水平的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处于负增长。理论与实践表明,温和的通胀水平有助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而偏低的物价水平逆向推升实际利率,不利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目前实际利率偏高是经济的堵点之一,加大了债务端压力,并对企业投资意愿和居民消费意愿形成约束。要解决实际利率偏高问题,改善供求关系或者降低名义利率等,都是可选路径。从当前的可选工具看,要实现真正降低实际利率的目的,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幅度地降低名义利率水平是主要选项。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下调LPR还是存款利率,实际上是以降低名义利率的路径平衡资产负债表,并激励微观动能。

本次商业存款利率降幅明显高于LPR,主要目的是缓解商业银行的息差压力,稳定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与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及的下一阶段“平衡好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的货币政策思路相匹配。

从商业银行净息差情况来看, 2024年在禁止手工补息及非银同业存款自律机制影响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总体平稳,仅从1.54%小幅下降至1.52%。不过进入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快速下降至1.43%(远低于1.80%的预警水平),同时不良贷款率却上升至1.51%,说明银行经营压力增大。

政策端通过更大幅度地下调负债成本,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提高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进一步打开后续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空间。政策着力点向遏制存贷利差快速收窄、抑制资金空转、稳定银行体系经营的方向倾斜,集中在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方面,未来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来降低负债成本仍是主要手段。

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工具等广谱利率中枢将阶梯式下移,货币市场利率有望进入补降时间窗口。

综合来看,在基本面边际转弱、通胀水平偏低、银行息差压力较大等因素共振之下,政策端降准、降息工具提前启动,存贷款利率非对称跟进调降,进一步为金融机构腾挪出息差空间,同时打开了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空间。

本次存款利率曲线平坦化下移,中长期降幅更大,有望驱动债券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形态,债市进入新一轮配置窗口,可以适度拉长久期,博弈更高的资本利得。(作者单位:广州金控期货)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