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从“舶来品崇拜”到“国货觉醒”

2025-06-19 22:48:53   来源:   作者:

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成长的80后,我们这代人的消费记忆总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二十年前商场里最醒目的广告牌永远属于索尼、三星,同学间炫耀的“四大件”总带着醒目的进口标识。那时的我们笃信一个真理:商品包装上的“Made in Japan”或“Made in USA”,就是品质与身份的象征。

这种认知在两件事上被彻底颠覆了。作为索尼老粉,我曾抱着“索尼大法好”的信念,相继入手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甚至移动硬盘。但当那台价值不菲的索尼手机在寒冬腊月突然关机、在夏日机身过烫被动退出拍照模式后,我意识到:迷信标签不如相信体验。转折发生在2021年,把手机更换为华为后,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科技以人为本”。

如果说消费电子的逆袭只是序章,那么国产汽车的蜕变堪称现象级战绩。曾经对BBA的执念,在试驾小米SU7后土崩瓦解。流线型车身在光影中流转的0.618黄金比例,智能座舱根据主驾体温自动调节的座椅温度,高速过弯时主动倾斜的悬挂系统,这些教科书级的体验让我彻底破防。更令人震撼的是,当德国工程师朋友惊叹“百万级豪车的底盘调校水准”时,我分明看见民族工业的齿轮正在精密咬合。

这种蜕变早已突破消费领域。在贵州“中国天眼”仰望星空时,我触摸到了高端装备制造的温度;在上海外高桥码头出差时,我目睹了国产大型邮轮如白色巨鲸般入海;在珠海航展溜达时,我欣赏了隐身战斗机歼-20引擎轰鸣,做出大仰角跃升的飞行动作……从杭州“六小龙”领跑硬核赛道,到东莞松山湖机器人军团集体亮相,中国制造正在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迁的惊险一跃。

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整合金融行业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既以政策工具激活市场活力,又以精准服务护航实体经济,更以规范监管筑牢风险防线。具体而言,通过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经营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金融工具,针对企业在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开发适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加强金融市场管控,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强化监管力度等措施推动市场规范运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平稳发展。

这些金融举措为产业变革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这场“静默产业革命”背后的“精准滴灌”。从“专精特新”企业借助北交所绿色通道加速成长,到知识产权证券化让“沉睡专利”转化为真金白银,再到科创板上市公司突破580家背后的技术攻坚故事,资本市场正以现代版“点石成金”的魔力,将金融资源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站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智慧工厂里,看着机械臂画出的完美弧线,我忽然懂得:新质生产力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无数工程师在实验室熬红的双眼,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火花,更是十四亿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意志。

当“中国制造”的标签从性价比的代名词蜕变为品质与创新的通行证,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产业叙事。(黄李强)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