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还记得高考前那个夏天吗?课桌上堆着小山似的复习资料,我们举着用数学练习册、英语单词本“改装”的蒲扇,摇得手腕发酸;草稿纸被胳膊上的汗水浸得发皱,像被晒久的海苔般蜷起了边。
当时总觉得班主任那套“夏日生存法则”有点玄乎,谁承想二十多年过去,这法子竟成了我对抗酷暑的“秘密武器”,战斗力至今爆表。
这法则总结起来特简单:傻吃、贪睡、多喝水——练熟了这套“组合拳”,三伏天也能活得清清爽爽。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谚语里藏着最朴素的智慧:“吃”对了才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过这“傻吃”可不是让你敞开了胡吃海塞,反倒是藏着巧思的养生经。
主食界的消暑“扛把子”非粗粮莫属。玉米、燕麦、红薯这类粗粮,简直是肠胃的“私人护理师”,能量供给稳稳的,吃完也不犯困打蔫。苦瓜号称“天然凉霸”,凉拌时浇上蒜泥、淋勺香醋,咬一口,从舌尖到后颈都冒凉气,暑气瞬间消了大半。冬瓜则是补水“小能手”,那碗冬瓜排骨汤绝对是夏日餐桌的“救星汤”,喝完打个嗝都是透心凉的。黄瓜、西红柿这类自带“天然凉感”的蔬菜,洗干净啃一口,比啃冰棒还痛快。要说消暑王者,还得是西瓜——记得班主任当年手把手教我们:西瓜去籽切块冻成“冰砖”,咬着吃既有冰棒的爽口,又不会像冷饮那样伤脾胃。荔枝、龙眼这类热性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配碗绿豆汤就能轻松化解。
班主任总说:“睡不好,再灵光的脑子也转不动!”这“贪睡”可不是让你赖床不起,而是讲究科学的睡眠节奏。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脏器排毒的黄金期,这时候必须进入深度睡眠,雷打不动——这可是身体排毒的“黄金档”。中午那半小时小憩,可是“集中火力补精力”的好时机,半小时能顶平时一小时用。夏天睡觉的环境也有讲究,得通风,湿度要合适,最关键的是别贪凉。空调、风扇别对着吹,小心凉气钻了空子。
班主任那句“少吃冰、多喝水”的口头禅,现在听来还是字字在理,真是金玉良言。哪怕现在科技再发达,夏天出汗多,水分流失快,合理喝水、科学补水仍是“续命”的关键。喝水的时机比量更重要,早上起来喝杯温淡盐水,能把沉睡的肠胃轻轻唤醒;上午、下午保持1000至2000毫升的总饮水量,工作消耗的水分就能补上了。睡前半小时少喝两口,省得夜里总跑厕所。科学喝水就像给身体装了套智能灌溉系统,整个人都精神十足。喝水也得挑对“款型”。白开水是基础款,淡盐水是升级款,运动完来一杯,电解质立马补上。绿茶、菊花茶这些养生茶也不错,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提提神。要是想自己动手,那酸甜清爽的酸梅汤绝对是夏天少不了的“快乐水”。
说来说去,傻吃、贪睡、多喝水,都是为了养出一颗“心静自然凉”的从容心。班主任总念叨:“暑气不可怕,心浮气躁才要命。”夏天暑气重,盯着屏幕那些红红绿绿的K线工作时,注意力总容易被扯散,做事也容易乱了节奏。这时候不妨试试老办法:压力大时,用美食哄自己开心;累了就痛痛快快睡一觉;心里烦躁了,就泡杯茶慢慢品。用这些最朴实的老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原来,真正的“消暑神器”,从来都不是空调、冷饮,而是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生活智慧啊!(田常润)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