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2025年上半年,债市利率先上后下,收益率曲线走平。一季度利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上行调整,主要源于“宽货币”向“稳货币”甚至“紧货币”转变,资金面利空逐渐由短端向长端传导,带动债市收益率曲线呈现熊平特征。二季度“关税交易”是主线,4月利率受避险情绪和宽松预期升温影响维持低位震荡,5—6月关税政策反复,利率也随之震荡。
债券市场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央行政策利率成为资金市场利率底部,宏观审慎管理下资金利率曾一度呈现加息效果。二是短债表现偏弱,受资金面影响较大;长债波动幅度加大,操作难度较高。三是基本面平稳,但关税政策影响较大,股债市场受短期风险偏好影响较大。今年以来,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幅分别为-0.45%、-0.28%、0.16%、1.92%。
从基本面看,国内经济向好的趋势不变,但目前通胀偏低的矛盾暂难缓和,投资中“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托底、地产投资偏弱”的分化特征较为明显。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边际变化在于:一是关税冲击从预期层面向现实数据转移,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二是生产的结构分化更明显,装备制造业强、外需依赖型制造业弱;三是消费领域的增长点切换,当前的消费补贴集中于耐用消费品,提前释放了未来的消费动能,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新的政策着力点,对消费整体的拉动有望增强。总之,外需走弱、内需分化、通胀偏弱的基本面特征对债市的影响偏利多,风险点在于基本面一致预期扭转引发的市场超调。
货币政策方面,稳增长排序靠前,资金面维持平稳。目前货币政策有两大特征,一是总量上不存在大幅宽松的基础,二是节奏上择机而动。二季度以来,央行更加关注稳增长,下半年仍将以稳增长为首要目标。考虑到5月“双降”落地,下半年降准、降息落地时点或靠后,预计年内剩余降息空间为10BP,降准空间50BP,时间窗口或出现在四季度,主要视国内经济基本面情况而定。此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更加多元化,资金价格指标对市场的指引更加重要,同时关注公开市场8—9月买卖国债的动向。
资金流动性方面,预计DR007波动中枢将跟随政策利率下行10BP,至1.4%附近,资金分层压力有限。此外,监管层仍对债券市场淤积资金及过度拉久期情况较为重视,预计资金利率不会大幅低于政策利率。DR007有望延续窄幅波动,或在OMO利率以上10BP的核心区间波动。与此同时,央行对隔夜资金利率关注度上升,临时隔夜正回购利率托底DR001,大幅宽松空间亦有限。
债券供给方面,2025年上半年,利率债供给加量,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均远高于2024年同期。其中,国债净融资规模接近3.4万亿元,为2024年同期的两倍。节奏上,国债发行在二季度提速,地方债发行则在一季度放量,与国债发行节奏形成错位,政金债发行节奏较为平滑。下半年利率供给强度居中,估算利率债总净融资6.88万亿元,月均净融资1.15万亿元,接近2023年水平。不过,下半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落地,为利率供给的估算带来不确定性,是制约债市的因素之一。
机构行为方面,委外投资趋于保守、大行季末卖债和央行是否重启买债是今年的焦点。从总量层面来看,“降成本”主线下,大行、保险等配置盘负债端增长动能衰减,配债增速被供给增速超越,债市“资产荒”缓解。与此同时,交易盘对债市的定价进一步强化,市场脆弱性增强。从结构层面来看,银行理财负债端预计在存款脱媒背景下继续扩张。银行方面,关注大行买入国债及中小行OCI账户止盈行为。保险方面,关注保费收入减速及其对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力度。从供需层面来看,三季度供需结构弱于四季度,关注理财和大行行为的增量变化。
综合来看,目前债市多空力量相对均衡。利率向上突破需要外部环境改变,向下突破需要货币政策发力,只有流动性宽松带动短期利率下行,才能打开长期限利率下行空间。
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内部政策对冲态度明确,基本面弱修复的过程持续,难以为债市提供明确的趋势性方向,债市或延续宽幅震荡态势。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参考1.8%,这是4月2日之前的水平。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中期内难以缓解,以及二季度后内生经济增长动能回落,预计长期利率突破1.8%概率不大。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限参考1.5%,考虑到年初长期利率低点在1.6%,这一点位反映了当时市场较强的经济预期和降息预期,预计1.5%将成为下半年长期利率的底部。曲线形态方面,短端确定性强于长端,目前过于平坦的收益率曲线将逐步实现陡峭化。(作者单位:中辉期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