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游生产到贸易流通,再到下游需求,PE与PP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市场担心PP原材料丙烷价格受关税影响而大幅上涨,从而导致PP成本走高,PE与PP价差明显收窄,一度出现负值。不过,随着5月份以来贸易摩擦缓和,PE与PP价差逐渐回归基本面,PE的多头配置属性有望再次发酵。
供应端:PE检修计划更多
进入7月份,聚烯烃传统检修季基本结束。近期,不管是PP还是PE,开工率均明显反弹,目前均在85%附近。后期,聚烯烃计划内检修明显减少,但是PP与PE仍有一定分化。从PP检修计划来看,国庆节之前PP有7条生产线存在检修计划,涉及产能在230万吨左右。相比之下,PE检修计划更多,国庆节之前有12条生产线存在检修计划,涉及产能超过300万吨。目前PE总产能小于PP,但是检修计划却大于PP,预计后期PE开工率明显低于PP。
需求端:PE旺季特征更明显
需求端,PE与PP也有一定差异。下半年是聚烯烃传统需求旺季。其中,PE旺季主要体现在棚膜上,棚膜需求旺季一般在7月底启动,有望一直维持至11月份;PP旺季集中在“金九银十”以及年底节假日消费上。通过对比,我们发现,PE旺季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启动时间更早,且刚需属性更强;PP旺季主要体现在国民消费端,启动时间较晚且受宏观大环境影响较大。PE需求旺季更值得期待。
进出口:PE进口压力明显缓解
近几年,国内PP产能大幅扩张,供应饱和之下,进口逐渐减少。受供需失衡影响,PP价格逐渐成为全球价格洼地,进口窗口逐渐关闭,出口窗口逐渐打开,PP进口依赖度进一步下降,并且逐渐出现出口大于进口的情况。
相比之下,PE受国内高端货源紧缺影响,进口依赖度依然偏高。不过,今年以来,PE进口明显减少,4月份PE进口量尚在125万吨以上,5月份PE进口量降至106万吨,6月份PE进口量跌破100万吨大关,为近7年来低点,进口压力大幅缓解。
小结
贸易摩擦使得PE与PP价差跌至三年新低。不过,贸易摩擦影响逐渐减弱,下半年PE在供应端、需求端及进出口方面的预期均强于PP,后期PE与PP价差有望继续扩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