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神圣罗马帝国与波兰联军协同作战,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20余万大军,成功阻挡了其向西欧扩张的步伐。然而,这场改写欧洲历史的战役中,一个偶然的小插曲对后世影响深远——欧洲军队在清理战场时,意外发现了奥斯曼军队遗留的咖啡豆,由此开启了欧洲人饮用咖啡的历史。时至今日,这颗源自埃塞俄比亚的神奇豆子已风靡全球,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如今,欧洲人不仅爱喝咖啡,更将咖啡馆视为重要的社交场所。工业革命后,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欧洲城市。起初,人们仅在此享用咖啡。随后,咖啡馆逐渐演变为思想碰撞、观点交流的公共空间。人们喝完咖啡后仍不愿离去,畅所欲言的氛围让咖啡馆成为社交与言论的重要平台。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欧洲人仍习惯在咖啡馆约见客户、洽谈业务。
许多文学巨匠亦是咖啡的忠实拥趸。巴尔扎克、伏尔泰、卡夫卡皆在此寻找灵感。J.K.罗琳更是在爱丁堡的一家咖啡馆完成了《哈利·波特》的创作,如今这家咖啡馆已成为全球“哈迷”的朝圣之地。此后,咖啡馆又被赋予了“文艺地标”的属性,深受青年群体喜爱。
中国种植与饮用咖啡的历史相对短暂。18世纪初,咖啡随西方商人传入广州等通商口岸,时人称之为“黑酒”。民国时期,伴随西式生活方式的流行,咖啡在上层社会中逐渐兴起。但此后百余年间,咖啡并未在中国广泛普及,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咖啡才从白领阶层的“专属饮品”变为大众日常消费,真正实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2024年的数据,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已达3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咖啡也成为中国人的重要饮品。
我自中学时代开始喝咖啡。那时为应对繁重学业、保持精力,每天早晨冲一包速溶咖啡,尤其在寒冬清晨,一杯热咖啡既能提神醒脑,又能驱走寒意,堪称学子的“完美能量剂”。工作后,咖啡成了打工人的“续命神器”,它始终是案头不可或缺的存在。与多数人不同,我偏爱拿铁的温润,而非靠冰美式的苦涩提神。
如今社会,无论学生时代还是职场生涯,我们喝咖啡的目的大多围绕“提神”展开。这让我时常想起,人类最初饮用咖啡,本是源于对那缕独特香气的沉醉。我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喝咖啡不再是为了对抗疲惫,而是在某个松弛的假期里,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沐浴着午后阳光,慵懒地翻开一本书,细细品味咖啡的醇香。(黄李强)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