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绥化象屿金谷农产有限公司(下称绥化象屿农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实时显示收粮价格、重量、质量等信息的大型电子屏。不远处,在另一块竖立的电子屏上,玉米期货价格不断跳动,前来卖粮、结款的农户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些信息。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并将其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相结合,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期货日报记者在跟随大商所调研黑龙江玉米、大豆产业发展情况时发现,多家农产品龙头企业正以“订单+期货”为核心抓手,积极探索联农带农的新路径。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稳定粮源,更能有效带动农民保收增收,推动农业产业链各方主体的深度融合,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企业需破解粮源稳定性难题
近年来,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日趋复杂,价格波动明显。2022年至2024年间,玉米价格呈现单边震荡下跌态势,使农民蒙受亏损,传统的收获季节收粮并囤粮待涨的贸易策略遭遇挑战。去年新粮上市后,玉米价格在持续下跌后于年底反弹走高,价格波动令农民在售粮时心中忐忑。
不仅农民卖粮面临困难,企业在采购环节同样面临挑战:农民的售粮意愿和粮价波动使得企业难以掌控粮源、控制成本。大型农业企业凭借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稳定的现金流和优秀的团队建设等优势,已能较为成熟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成本和利润、平滑价格波动。然而,粮源稳定性的难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绥化象屿农产与黑龙江源发粮食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源发物流)均是国有粮食贸易和仓储企业,每年均需向下游加工企业输送逾百万吨的玉米和大豆,以满足其生产需求。
源发物流总经理刘勇告诉记者,一方面,源发作为国有企业,肩负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责任与使命,需积极拓宽农户卖粮渠道,给予农户便利与实惠;另一方面,源发的股东是玉米深加工企业,为工厂服务,尽可能降低玉米采购成本也是源发的职责。双重责任下,公司常面临“高价采购、低价销售”的经营困境。
绥化象屿农产总经理范洪图也表示:“象屿作为农业供应链企业,计利天下、相与有成是我们的使命,在农业供应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围绕客户需求,优化供应链,确保粮源稳定。”
立足需求 优势再造
面对优势与困境,上述两家企业积极探索破局之法,在2024年向农户推出了“订单+期货”的贸易模式。
范洪图告诉记者:“我们在与一线农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农户把期货工具当作价格的参考,十分关注期货价格涨跌,但是实际运用到采销环节的很少,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难以有效利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象屿作为供应链企业,我们依靠自身的资源、经验,协助农户运用期货工具争取市场红利,保障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安心从事农业种植,这样农户与企业的合作黏性也会越来越高。未来,我们也可以和农户携手,打造4+X的合作模式,即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四方主体与期货、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提高种植户的收益,促进产业链升级。”
“订单+期货”模式优化了农户售粮定价方式、拓展了售粮时限,切实帮助农户增收并推动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对贸易型企业而言,则能协助深加工企业提前锁定粮源,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该模式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进行关联,农民不再单一依赖现货价格进行结算,而是可以参考期货价格进行售粮,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记者了解到,源发物流“订单+期货”项目实实在在地让农户尝到了甜头。2023年青冈县种植户姚玉柱通过该项目,提前锁定了0.93元/斤的售价,在秋冬玉米价格走弱的背景下增收20万元。姚玉柱在庆幸自己没有囤粮惜售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关注期货价格的重要性。在期现结合思维指导和源发公司的保障下,近两年姚玉柱的玉米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加到了6000亩。
服务前移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今年,两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对“订单+期货”模式分别做出了差异化升级。绥化象屿农产推出了“‘夏季一口价’+‘增收宝’”的模式。范洪图表示,“我们在夏季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后,同时配套提供‘增收宝’服务。农户从单纯的现货定价升级为含权定价,即农户可以在现货固定价格的基础上获得期货价格上涨的收益。如果农户不想选择‘夏季一口价’,还可以选择‘秋季订单’项目。我们在‘秋季订单’中为农户提供了三种结算模式,分别是‘挂牌保底+期货价上涨二次点价’‘挂牌保底+挂牌价上涨二次点价’‘期货点价+放心送’,三种结算方式均以为农户提供保底和二次博弈价格上涨为核心逻辑,充分考量不同客户群体对价格认知能力不同而制定,更好更全面地助力农户实现增收”。
此外,象屿农产集团在2022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综合型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数字化软件——“兴兴象农”。农户通过该平台不仅能查询到黑龙江各区域的玉米、大豆的实时价格,还能进行线上粮食贸易、融资、仓单质押等操作,包括正在推广的“增收宝”服务。
“探索新型收购模式的核心诉求在于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刘勇表示,“作为贸易企业,我们在产业链中扮演着桥梁与纽带的角色,前端连接种植,后端对接深加工,依托公司的仓储能力和资源,我们选择向前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经营稳定性。”源发物流引入金融机构为新型农业主体、实体企业、贸易商提供了供应链金融平台,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发挥仓库优势,提供出入库及仓储服务,促进资金、仓储、物流各个环节动态平衡。
“下一步,源发物流计划打造‘农业综合服务超市’,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方位服务,实现产销一体化,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协助农户对接银行,解决资金问题。引入农药化肥升级代理,通过农资集采降低成本。运用‘订单+期货’模式,提高卖粮收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销有效对接,推动周边农业产业链升级,助力农户增收致富。”刘勇称。
在传统农业大县青冈,还有像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每年合计可消化周边四县全年玉米产量,带动当地就业超过3000人,在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头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肩负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使命。通过对期货工具的探索和与其他工具的协同联动(“期货+N”),企业迸发出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的新活力,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充分彰显了龙头企业的担当与智慧,谱写了以期货市场为重要支点、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