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在光伏、锂电、电动车等终端制造业推进的“反内卷”行动,已超越单纯产业调控范畴,深刻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这一导向在政策层面得到清晰延续: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规范竞争秩序”,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深化导向,明确提出“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同时聚焦“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构建了从产业端到资本市场的完整政策体系。从逻辑内核看,理解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与包容性,需以“反内卷”为基石,进而巩固资本市场回稳态势,实现资本与企业的良性循环。
“反内卷”优化市场生态
“反内卷”通过系统性优化市场生态,为资本市场夯实基本面支撑,核心体现为四方面协同发力。
一是破除市场分割,需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这一举措能从空间维度减少同质化竞争,让要素在更广域市场实现最优配置,避免局部资源低效堆积,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底层环境。
二是规范竞争行为,要以法治手段治理企业无序竞争。以多晶硅行业为例,通过行业自律与监管协同,针对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实施的低于成本价倾销等乱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强化价格监测与合规审查。这种规范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转的前提,可避免行业陷入“‘价格战’—利润萎缩—研发投入不足”的恶性循环,推动企业依托技术迭代速度、产品纯度等核心竞争力较量,促进行业向高质量产能集中、向技术壁垒提升的良性方向演进。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需聚焦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产业结构的优化能提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为资本市场输送更优质的上市资源。
四是约束政府行为,要推动地方招商引资从“拼政策优惠”转向“拼营商环境”,杜绝通过补贴恶性争夺项目的“内卷”倾向。政府行为的规范可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举措相互支撑,共同构建公平竞争、高效配置的市场生态,为资本市场稳定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提升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与包容性
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与包容性是相互赋能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市场活力的核心维度。
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聚焦资金端“进得来、留得住”,核心是通过提升回报稳定性吸引内外资持续入市。在投资价值提升层面,需推动上市公司强化分红和回购机制,以稳定合理的回报增强投资者信心。在长期资金入市层面,需扩大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钱”规模,破解“长钱短投”困局,改善市场资金结构,以降低短期波动。在国际资本引入层面,需通过制度型开放(如优化QFII机制),使中国资产成为全球配置的重要选项,借助国际资本流入增强市场活力。
资本市场的包容性聚焦企业端“融资有渠道”,关键是通过差异化制度设计覆盖多元融资需求。今年监管层推出多项举措,在多层次市场改革中,科创板“1+6”政策设置“科创成长层”,创业板启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为“轻资产、高风险”科创企业开辟专属通道。在融资覆盖面拓展上,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红筹企业回归,构建多元化上市体系。这种包容性既能让更多潜力企业获得资本支持,又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
包容性通过增加优质资产供给夯实吸引力基础,吸引力通过引入资金反哺企业融资需求,形成“企业成长—资本增值”的正向循环,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繁荣。
制度端、资产端、资金端协同发力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需从制度端、资产端、资金端协同发力,形成闭环支撑。今年以来,证监会系统积极作为,协同各方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在各方努力下,资本市场韧性增强,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展望未来,从证监会系统年中工作会议部署可见,监管层将从多维度发力,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制度端聚焦规则完善,以筑牢市场根基,核心在于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通过增强市场监测监管与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强化预期引导,为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资产端着力以质量提升增强市场韧性,重点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一方面,抓好“并购六条”的落地;另一方面,严防利益输送与“浑水摸鱼”,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实施,从源头夯实上市公司质量根基。
资金端以渠道畅通激活市场流动性,通过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公募基金改革,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为市场注入持续动能。
以上三端协同发力,形成闭环支撑,彰显了证监会巩固市场向好态势的坚定决心与系统思路。
当前上证指数已经历市场考验,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清晰。随着“反内卷”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企业盈利改善,市场投资价值将从根本上增强。中长期资金入市与外资流入,形成流动性支撑。统一大市场建设与规范监管有助于降低运行不确定性,持续巩固投资者信心。多重积极因素叠加,A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正在不断夯实。(作者系信达期货研究所所长)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