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宏观新闻>正文

债台高筑 美债、美元陷入“死亡双螺旋”

2025-08-14 22:56:01   来源:   作者:盘和林

美国国债总额超过37万亿美元

8月12日,美国国债(简称美债)总额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这意味着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打工”期间的降本增效成果付之东流。如今,马斯克与特朗普分道扬镳,美债总额向上突破的阻力已消失。在笔者看来,未来,美债总额还将继续增长。

2009年,希腊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是113%,继而引爆欧债危机。如今,美债占GDP(2024年GDP为基数)的比重是126.8%,按理说美债危机不可避免。然而,现实是美国和希腊有个巨大差异,美债的美元是美国自己印的,而希腊的国债是欧元,需要看欧盟“脸色”。

面对高额的美债,美国有两条路:第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国可以将美债卖给世界各国央行和投资人,海外买家占美债投资规模的六成;第二,即使全世界都不买美债,美国可以自己印美元,代价是美元贬值,国内通胀上涨。所以,美债不会出现形式上的违约,因为有美联储印钞兜底。

美债风险积聚 无限发债存疑

美债不断累积,是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美国可以无限发债?

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海外投资人买美债,前提是相信美元信用;另一方面,美联储印钞还债的代价是破坏美元信用。过度的美债会迫使美联储印钞,而印钞会破坏美元信用,海外投资人不愿意持有信用丧失的美元,这会进一步迫使美联储印钞,美元信用则进一步被破坏,导致美联储超发和美元信用崩溃的“死亡双螺旋”。所以,总额多少不是美债危机的引爆点,美元信用才是。

当下,美元还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背后是美元信用作支撑。而支撑美元信用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国力,包括美国的军事、科技、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二是美联储的信誉。美联储的加息和降息周期,背后是美国的还债和借债周期。过去,美债占GDP的比重多次上升,但2000年以前美联储是自律的,一些“黑天鹅”事件后美债都会回落到GDP的30%以下。还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能是通过政府紧缩,也可能是发展科技,还可能是通过海外贸易和投资创造利润。所以,美联储相对于其他主权货币央行的自律,支撑了美元信用。

若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债发行多少都无所谓;若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美债便将成为美国经济崩溃的导火索。问题是,当下特朗普政府既没有办法减少美债,也没有办法保持美元信用。其中,特朗普政府没办法减少美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美国政府的开支降不下来。还债最好的手段是节衣缩食,但“一个人的开支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财政紧缩意味着经济阵痛,而延误损失和阵痛是人性使然,所以美国的借债习惯早已深入骨髓。无论是医保开支、内需刺激、基建投入、军事开支等,美国都省不下来,马斯克在降本增效上徒劳无功是很好的佐证。此外,美国会为欠债找理由,如通过欠债做大蛋糕,让未来收入超过欠债利息,从而实现债务削减。用“加杠杆来去杠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实现了这一目标,因为长期看投资回报率很难超过债务利息率。

二是美债利息加速美国债务累积。美联储加息缩表,是为了支撑美元信用,也是为了让国债更好卖,毕竟高利息才能吸引全球美元回流美国。美联储紧缩阶段,本该是美国还债阶段。但事与愿违,美债不降反升,反而让美债利息成为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负担。于是,美联储越加息,美债积累越快;美债积累越快,美联储越加息。

多重因素冲击美元信用

除了美债无法减少外,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理念客观上也破坏了美元信用,动摇了美元的根基。

“小政府”政策动摇美元信用根基。美国两党中,民主党主张对全球释放影响力,如释放金融、军事影响力及保持科技领先等,因为这些方面的影响力是美元信用的基石。有影响力才有购买力,全世界才认可美元,持有美元。而特朗普奉行收缩策略,削弱美国在全球的金融、军事影响力,撤销各类援助。表面上看,这些措施减少了美国政府的支出,但全球影响力削弱后,美元信用也会减弱。当然,特朗普采取收缩措施并非主动为之,而是被动为之,背后是美国国力走弱,而国力走弱必然会导致美元信用走弱。

美国贸易政策动摇美元根基。“特里芬难题”告诉大家,美元要成为世界货币,必须要让世界各国手上有美元,美国要逆差,而美元要保值,美国则必须要顺差。过去,通过资本顺差和贸易逆差,美元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了“特里芬难题”。但如今,美国正拼命地消除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在贸易逆差方面,特朗普通过关税阻止进口;在资本顺差方面,美国限制技术出口和技术投资,收紧融资,大量资本从美国本土向海外转移,如港交所已成为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交易所。

美国的贸易政策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消除逆差失败,美国影响力减弱,美元地位被动摇;二是消除逆差成功,海外央行和投资人手中的美元减少,美债卖不出去。

数字货币、黄金、欧元等对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挑战。欧元和黄金对美元的挑战由来已久,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后,美元和黄金脱钩,但依然是世界货币,原因是美元在全球没有挑战者,如今欧元、黄金甚至人民币的全球份额都在增加,未来取代美元并非不可能。这一点从近些年各国央行都在增加黄金储备可以看出。

数字货币对美元信用也将构成潜在影响,其对美元的影响更为复杂。特朗普支持美元稳定币,有维持美元信用、扩大美债销售的想法。稳定币和美元挂钩,稳定币发行方为了套利,会将美元备用金兑换成美债,套取美债利息作为稳定币发行方的利润。但是,稳定币属于私人铸币,有三大“副作用”:一是稳定币会因发行方的不诚信行为不可控的滥发,进而破坏美元信用。二是稳定币会让美元流出传统金融体系,削弱美国传统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稳定币支付不用通过银行。三是稳定币的金融业务很难监管,会导致美国开启新一轮加杠杆造币。

若美元信用坚挺,各国则认可美元为世界货币。但若美元信用崩塌,世界各国会找到新的交易媒介。

各国央行应适应新环境 寻求有价资产

综上所述,美债突破37万亿美元,虽是天文数字,但不是压垮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对美元信用的潜在影响。若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美债问题可以通过美联储超发美元来解决,即货币化去杠杆,这也会导致美国出现无法逆转的恶性通胀。而面对美元贬值,更多的海外央行和投资人将减少美元的储备和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美国解决美债问题的思路是“讹诈”。各国央行都持有海量的美债,如果美国印美元还债,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债、美元都将贬值,损失难以估量,所以美国将美债转化为他国的“冤枉债”,以此对各国施压,要么一起“死”,要么帮美国减债,甚至今年年初有海湖庄园协议的传闻——特朗普要求各国为美国经济问题买单,接受期限是100年,零利息的美国国债。这种要求自然是无理的,但美国的“战略性讹诈”是客观存在的。

对此,各国央行要改变货币储备习惯,适应新环境。比如,将美债和美元储备兑换成其他有价值的资产,在美元还具有购买力时,尽可能地在全世界找寻有价资产,如黄金、科技股权、专利、基础设施经营权、矿产资源等。笔者认为,各国央行要适度放宽对外投资门槛,以减少对美债和美元储备的绑定。当然,投资目的地未必是美国,因为如果投资美国,可能正中美国下怀。(作者系知名经济学家、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