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韩乐)8月19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正式开启。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对外开放论坛上,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六成,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实现“量质齐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杨光表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领域积极探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同时,相关制度规则持续完善,为境外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引进来”方面,自2018年首个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7月底,境内已有24个特定品种,覆盖能源、金属、农产品、航运等领域。在中国证监会全面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我国政策环境更趋透明稳定,摩根大通期货、瑞银期货、摩根士丹利期货等期货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走出去”方面,2006年首批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后,截至2025年6月,境内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期货公司境外子公司注册地涉及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并获得部分主流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清算会员资质,初步具备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综合金融与衍生品服务的能力。
此外,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举措还包括结算价授权合作、跨境商品ETF、交易所境外注册等,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组合拳”,持续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持续扩大开放是期货市场行稳致远的重要路径。面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刻变革,杨光表示,中国期货业协会将积极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期货行业不断提升服务国民经济、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在吸引全球交易者参与境内期货市场方面,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为境外交易者提供更多参与选择;二是在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协会将积极参与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相关制度研究,逐步夯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基础,配合监管部门完善跨境业务监管框架;三是在积极发挥自律管理职能方面,协会将严格履行期货和衍生品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做好交易者保护、法律法规宣讲等工作,引导期货公司合规、有序拓展国际业务,为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自律保障。
杨光表示,本次论坛以“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聚焦期货市场开放成果、研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国际影响力,对凝聚期货行业共识、推动期货市场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深化服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