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宏观新闻>正文

中国出口市场韧性十足

2025-08-21 09:20:36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港信期货 王伟民

美国是中国传统的出口目的地和顺差来源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一度高达20%以上。从2025年1月特朗普正式上任前后,关于美国对华大幅加征关税的传闻便持续流出,至北京时间4月3日白宫正式公布对全球70多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后,作为美国重点针对的国家,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出口贸易压力,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可能明显降低甚至萎缩。然而,从已经公布的前7个月的中国出口数据来看,尽管对美国出口金额如期下滑,但中国出口行业在总量、目的国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即我国出口的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都相当均衡、多元化,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从中国出口的目的地结构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分散化趋势——“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出口格局,使得中国的出口业务体系更加稳健,确保了我国2025年出口市场没有因为美国对等关税问题而受到明显的负面冲击。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商品总额1.45万亿美元,出口商品总额达2.13万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

从对主要出口大洲的出口金额占比来看,与加入WTO之前的2000年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亚洲一直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与2000年相比,出口金额占比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欧洲是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占比降低约2个百分点;北美洲是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占比降低约9个百分点;拉丁美洲是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占比提高约6个百分点;非洲是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占比提高约5个百分点;澳洲是第六大目的地,出口金额占比提高约0.7个百分点。从地区及国家来看,2025年前7个月,我国最重要的10个境外出口目的地分别是:东盟、欧盟、美国、中国香港、拉美、非洲、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前10大出口目的地的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80%以上。与2024年全年的出口金额地区占比值相比,这10大出口目的地中,对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出口金额占比降低,其他6个目的地出口占比提高:其中,对美出口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对俄出口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对韩出口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对日出口基本持平;而同时,对东盟出口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对非洲出口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对拉美、香港、印度出口金额占比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与2024年同期比较后可以发现:前7个月对美国出口总额减少355亿美元,但同期对东盟出口总额猛增452亿美元、对欧盟出口总额增216亿美元,对非洲、香港、拉美出口额分别增加约240亿美元、168亿美元、115亿美元,因此总的出口额不但完全填补了对美出口的下滑部分,而且同比去年还增加了6.1%。

从主要出口地区的出口金额绝对增速来看,前7个月非洲以24.5%的增速位居第一,东盟以13.5%的增速位居第二,印度以13.4%的增速位居第三;与之相对应的,前7个月主要出口地区的出口金额降幅中,美国以-12.6%的降幅位居第一,俄罗斯以-8.5%的降幅位居第二,韩国以-1.1%的降幅位居第三。可以说,东盟是中国出口提速的“核心动力区”,而非洲和印度则是中国出口提速的“加速区”。以非洲第一大对华进口国尼日利亚为例,在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钢铁制品等商品引领下,前7个月我国对尼日利亚出口金额约140亿美元,增速高达40%;同期,中国对非出口第四大、第八大、第十大目的国利比里亚、坦桑尼亚、几内亚的出口增速也分别高达48%、33%、82%。尽管非洲多数国家的市场较小,2024年仅有5个国家自我国进口金额过百亿美元,但这种增速是相当可观的——而且由于非洲地区市场还处于发展中,中国商品前期进入非洲市场并持续占有一定份额后,有利于塑造当地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从而为将来中国商品的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来看,我国外贸出口地区日益多元化、均衡化的趋势,降低了对美国等单一市场的依赖度,使得中国出口的抗风险能力和抗压能力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从中国出口的商品类别来看,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均衡局面:传统制造产品出口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齐头并进。以美元计的出口商品在总出口金额占比结构中,机电产品以60%的占比遥遥领先。在机电产品中,结构也非常均衡:除了电子元件一项占机电产品的比例超过10%之外,其他的出口品类,如电工器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汽车、手机、电器、通用机械设备、船舶、灯具、音视频设备等均在2%~10%之间,另外还有计量检测设备、集装箱、摩托车、机床、游戏机等十几个小类,也都是重要的出口组成部分。而且这些产品很多之间是存在上下游产业链、共享原料供给、同供下游产业等多重关系,对应的是中国制造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后形成的强大的高效率、高密度“蛛网供应链”。更进一步说,这些供应链所依附的规模庞大的上游原材料供给产业、发达充裕的仓储物流能力、快速稳定的配送能力、高性价比的技术智力资源供给、沉淀上百万亿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相比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制造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产品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工厂”和“世界仓库”。

此外,还有三大类传统的“中国制造商品”占比也较高。一是衣帽鞋靴等穿着类商品,2025年前7个月包括服装、纺织纱线、织物、鞋靴、帽类等产品在内的商品出口占比约9%;二是家具家居日用品,前7个月包括家具、玩具、箱包、纸制品、玻璃制品、陶瓷产品等在内的该类商品占总出口额的8%左右;三是经过初级加工或传统制造后的农产品及工业品,前7个月包括农产品、钢材、成品油、轮胎等在内的商品占总出口额的9%左右。尽管这些商品的部分产能在近年逐步出现了向东南亚、美洲等地区转移的现象,在国内出口版图中所占的比重也在缓慢下滑,但从绝对量来看,多数商品的年度出口额还是逐年增长的,对中国出口、国内就业的贡献度依然不可小觑。而且经过了十几年的“出海”尝试之后,综合考虑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环保合规成本、法律地缘成本及对应的收益之后,近年这些传统行业的产能向国外转移投放的性价比正在持续下滑,而且伴随着产能产业升级,传统制造正在转向“智造”,这使得这些行业与国内先进制造产能的关系正在加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度有所提高。因此,未来很多传统制造型的工厂依然会选择留在中国,对应的这部分出口商品,在中长期看依然是中国出口商品的重要构成部分。

综上,尽管美国施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经贸产生了明显的扰动,但在中国数十年打下的完备、高效、稳定的制造业产业链的基础上,叠加均衡、多元化的出口市场结构和策略,中国对外出口业务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2025年中国出口市场表现亮眼,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

 
责任编辑: 李靖琴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