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欧债危机下的欧元走势及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2013-06-19 03:01:04   来源:   作者:

  美元和欧元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欧元走势会间接影响美元指数的变化,进而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反过来影响欧元走势。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推升欧元区的通胀,进而加大欧元区加息的压力。

自1999年诞生以来,作为区域内的统一货币,欧元对欧洲经济发展和全球货币体系格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自从2009年希腊传出危机后,不仅欧元区经济大受牵连,欧元兑美元汇率连同大宗商品市场一并出现大幅波动。

欧债危机的四个阶段以及欧元走势

欧债危机自爆发以来,至今已经历三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全球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均出现了剧烈波动。欧债危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欧债危机爆发和蔓延阶段。在经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将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调至12.7%,远高于欧盟允许的3%上限,希腊债务问题就此浮出水面。2009年12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正式开始。随后不久,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陷入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3月,希腊宣布财政紧缩措施并要求欧盟提供援助。同年4月,希腊正式向欧盟和IMF申请援助。希腊传出危机后,市场关注焦点逐渐由美国转至欧洲。随着危机逐渐浮出水面,欧元兑美元汇率开始下跌。受欧洲债务危机冲击,全球股市剧烈波动,欧元兑美元汇率节节败退,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19,创下2006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第二阶段,欧债危机升级。欧债危机爆发后,一方面国际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另一方面欧元区各国开始多次联手拯救陷入债务泥沼的“欧猪五国”,并推出包括SMP、LTRO、EFSF、EFSM、ESM等在内的各种救助工具,期间还多次采取降息措施。2010年5月,欧盟批准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不久欧元区财会批准了为希腊提供总额65亿欧元的第二笔贷款。尽管欧元区的救助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但市场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仍挥之不去,导致欧元兑美元汇率先是从1.19的低位附近振荡回升,但仍未突破危机前的阻力位,终于在2011年5月后又出现一波下跌。

第三阶段,欧债危机出现恶化。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欧元区其他国家也被卷入其中。德国、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同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新高,破产风险急剧上升,使得市场普遍担忧这些国家可能步希腊后尘,市场再次担忧第二轮欧债危机是否会爆发。同时,由于希腊第一次大选组阁失败,并重新举行大选,使得市场担心希腊退欧风险,市场对于希腊选举形势的担心进一步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欧债危机迟迟不能解决,由此引发欧元再次下调。2012年7月,欧元兑美元汇率进一步下挫至1.21,接近2010年6月的低位。

第四阶段,欧债危机相对缓和。2012年6月在希腊举行的议会选举中,支持紧缩措施的新民主党赢得选举,使得希腊退欧风险锐减。随后不久,欧元区财长同意为西班牙银行业提供不超过100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市场情绪开始缓解,欧债危机进入相对缓和阶段,欧元兑美元走势也相对平稳,从前期的1.21缓慢抬升至1.32。虽然2013年4月爆发的塞浦路斯危机曾一度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急剧波动,但是欧元并未出现大幅下挫。随着市场紧张情绪缓解,以及欧元区经济改善,欧元在触及1.28的支撑位后逐步回升。

欧元区大宗商品进出口特点

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充斥着大量交易主体,不仅有商品市场的现货商(生产商、加工商和贸易商),还包括大量的金融机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指数基金、投资银行等)。

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传统的大宗商品出口国不同,欧盟国家的大宗商品主要依赖进口,特别是能源。欧洲整体而言是全球重要的大型商品需求源之一。欧盟约一半能源依赖进口,并且进口途径过于单一,对俄罗斯的依赖尤其严重。以天然气为例,欧盟进口量约占消费总量的58%,其中约40%来自俄罗斯。欧盟国家的石油供应有40%来自北非和中东地区。由于欧盟国家能源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际油价一直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欧元区商品结构特点明显,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各国贸易中均占很大比重。欧盟大宗商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大国。

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对大宗商品的消费需求重要性正逐年递减。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欧盟27国商品贸易占世界出口金额的比重为15.3%,占世界进口金额的比重为16.4%,均较2010年有所下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盟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在全球需求中的占比处于逐渐萎缩状态。

欧元走势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机制

汇率波动和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联动关系。

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计价。国际上大宗商品如石油、农产品、有色金属等都是以美元计价。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央行还是把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和避险货币。短期来看,美元贬值意味着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国为了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需支付的本币减少,反映在本国市场上就是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同时,价格降低会使本国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又会推高本国的大宗商品价格。从长期来看,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还是取决于国际市场对该大宗商品的供需平衡。美元也是全球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其地位难以撼动。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自1999年欧元诞生后,欧元一跃成为美元指数期货中权重最大的货币,其权重达到了5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与美元相比,影响欧元的因素更为复杂。

由于欧盟是由多个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经济体组成的松散联盟,特别是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分离的,欧盟任何一个国家的风吹草动都能动摇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美元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标价或计价货币,长期与大宗商品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而美元和欧元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欧元走势会间接影响美元指数的变化,进而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反过来影响欧元走势。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推升欧元区的通胀,进而加大欧元区加息的压力。

大宗商品和欧元都属于金融资产,它们都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状况,存在间接的相关性。从相关性上看,欧元与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关性仍不及美元。我们以路透社发布的Thomson Reuters/Jefferies CRB 指数作为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通过对2011年5月31日至2013年5月31日各品种同欧元的相关系数分析可以发现,美元指数与CRB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31,欧元与CRB指数的相关系数则为0.468,这不仅说明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同时也说明欧元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仍相对有限。除了与美元、加元保持负相关外,欧元同澳元则保持正相关性。

从品种上看,铜、铝、锌等有色金属的价格和农产品期货的价格都与欧元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正向关系,这和美元指数的负向关系有所不同。在这一总体趋势下,不同商品同欧元的相关性存在细微差别。其中,欧元和铜、原油等金融属性较强品种的相关性较强,而同农产品的相关性则较弱。举例而言,欧元与铜、铝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4和0.395,而与大豆、棉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7和0.189,明显低于基本金属。

欧债危机的爆发与演变不仅削弱了欧元的地位,同时也引发了欧元的大幅波动,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深层次的影响。欧元自2002年正式流通以来,仅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一跃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贸易结算和债券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也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然而,2009年年底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低迷形成恶性循环,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相继倒下,重挫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欧债危机不仅致使全球货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同时欧元的国际地位也有所下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外汇储备货币组合”最新报告,尽管2012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持有的欧元外汇储备增长了15.8%,同时全球欧元外汇储备增也长了4.4%,但这一增幅低于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同时发展中国家对欧元储备则持续减持,这凸显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所造成的损害。

欧债危机对欧元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持续的危机导致欧元区经济需求持续下降,不仅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引发了全球资金的避险需求和投机需求持续升温。大量资金开始流出欧元市场,转而投入黄金、债券等市场,其结果是欧元的持续性贬值;二是为了应对危机和经济衰退,欧洲央行不得不跟随美联储大幅降低基准利率,并采取一系列的宽松政策。根据汇率决定理论,货币政策会对国内外利差变化、外币未来价值预期变化等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会对一国汇率产生重要影响。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央行一直奉行宽松货币政策,其结果是长期压低了欧元区基准利率水平,进而导致欧元贬值。然而,欧元的贬值却未造就美元的升值。从2009年开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相继执行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美元主动性贬值以及其他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以美元为代表的货币在过去几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这加大了全球性货币泛滥。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以及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大宗商品市场近几年出现了剧烈波动。

当然,欧元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不仅仅是汇率这一因素,其基本面也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基础。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