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本报讯(记者 姚宜兵)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北京举行纺织下游企业“纱线期货座谈会”,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及下游消费企业代表共20多人参会。推出纱线期货,形成公正市场价格并提供有效避险工具,成为与会下游纱线消费企业的共同心声。
今年2月,大商所向证监会提交纱线期货立项申请。之后,大商所便与中纺联合作,开展纱线期货课题研究,并于7月初组织纱线生产、流通企业座谈,征求纱线期货合约规则设计意见,此次座谈则是面向下游针织、家纺企业征集建议。
来自江苏、山东、广东、香港等地的针织、家纺企业代表希望,交易所在纱线期货开发中能充分考虑下游消费企业的不同需求,在合约设计体现标准化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将不同支数的棉纱关联起来,形成一套产品体系,以适应棉纱市场需求特点,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也有企业代表认为,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企业并不一定都要通过交割接货,因此交易所选取具有代表性产品作为交易标的即可。另外,在设计纱线期货合约时,交易所是否也应当把不断增长的进口棉纱考虑在内。
参会的企业代表对纱线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及质量检验等也十分关注。中国棉纺协会副会长叶戬春认为,纱线期货质量标准设计应遵循化繁为简原则,现行国标中部分需要主观测定、普通企业不太关注的指标可不纳入。“在第三方检验方面,棉纺协会将与大商所密切合作,对各地质检机构的仪器设备、检验能力进行全面考察,严格把关,保证第三方质检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叶戬春说。
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认为,纱线期货的标的选取和质量标准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尽量扩大行业参与度,“各项工作都做好了,对行业发展是‘正能量’”。
参会的企业普遍希望纱线期货上市后交易所能严防过度投机,确保期现价格最终趋向一致,这样企业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对此,大商所副总经理朱丽红表示,纱线期货开发将充分考虑产业需求,方便产业客户参与,形成以产业客户为主导的定价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
中纺联副会长高勇对大商所在纱线期货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并表示上市纱线期货是提高纺织行业市场化水平的必然趋势。他还对后续纱线期货研究中统计数据和市场实际数据的测算提出了建议。
中纺联副会长夏令敏作总结讲话时表示,在纱线期货开发及其合约规则设计的过程中,交易所要深入调研了解下游消费企业的需求和关注点,从利于棉纺行业健康发展角度出发,方便纱线消费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定价和规避风险,促进产业发展。他希望交易所与中纺联能继续保持积极沟通和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