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引起小额贷款业广泛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采访多家涉足小贷业务的上市公司了解到,贷款利率进一步放开对小贷业务的短期影响不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小贷公司有望获得更多业务机会,融资成本也更低。而与现行的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政策相比,小贷公司更为关注“上限”的相关政策。
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今,沪深两市合计超过160家上市公司涉足小贷业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中小企业钱荒频频上演,小贷公司大量涌现,上市公司投资小贷的热情也急剧升温。
据央行决定,自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此,江苏一家涉足小贷的上市公司证券部人士透露,公司已经注意到这个政策的变化,初步评估预计短期内影响不大,也不会因此调整已签订的合同条款。
有业内人士担忧,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可能给小贷业务带来负面影响。对此,上述公司证券部人士透露:“当前流动性整体偏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整体下行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小贷公司部分资金来自银行,长期来看,贷款利率下行也意味着小贷公司的融资成本更低。”
此外,深圳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意味着今后企业和个人在寻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时,贷款利率可以与银行讨价还价。但银行信贷资源毕竟有限,一旦利率下行、盈利空间缩窄,其放贷能力和放贷意愿反而减少,继而给小贷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目前在借贷关系之中,银行的优势地位依然明显,商业贷款利率通常参照基准利率或进行上浮,下浮的情况较少。此次政策出台,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银行整体利率水平。
在试水小贷的上市公司之中,澳洋顺昌(002245)投资小贷已初尝甜头。公司证券部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对于小贷行业的贷款利率应该有正面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对公司盈利也会有帮助。”
事实上,与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相比,小贷行业更为关注“上限”的相关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小贷公司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对此业内颇有微词,认为政策给予的空间太小,使得小贷公司不能充分调节。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华峰小贷掌门人尤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应该发挥市场对于存量民间资本的基础性优化配置作用,对融资利率构建科学的市场化定价体系,根据“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允许投资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的民间资本突破“不得高于人民银行基准利率4倍”的规定。(郑昱)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