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国债期货引而未发 众机构争议交易细则

2013-08-13 08:55:37   来源:   作者:

黎明前的等待最是令人焦急。

距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发布《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及其相关细则征求意见稿已一个月有余,而国债期货合约正式稿及相关的交易、交割细则仍未出炉。

尽管相比股指期货,证监会“两个月完成国债期货准备工作”的公开口径已经令人惊叹,但是随着业界盛传的8月16日上市节点渐行渐近,市场也对可能拖慢正式稿出炉的多个焦点问题作出了种种猜测。

正式稿尚需时日

7月8日,中金所就《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及其相关细则、《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修订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通知,征集工作于7月14日截止。

证监会亦在数天后发布了《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指引(征求意见稿)》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指引(征求意见稿)》。

据一位接近中金所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意见征求工作并没有完全按照7月14日这一时间点进行,而是适当延长了时间。

“银监会和保监会至今仍然没有对国债期货发布相关指引,这也使得银行和保险两大机构如何进场成为一个未知数。”该人士表示,“一开始来自这两大机构的意见比较少,这也是延长征求意见时间的原因。”

在8月10日举行的“国债期货投资暨国债期货重启运行展望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具体方案正在上报,可以预见的是,银监会的相关指引恐怕仍需时日。

而就在本月初,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针对国债期货交易细则征求意见稿,银行、保险、基金、券商等机构仍在开会对具体细节问题进行激烈争论,对于何时能够推出正式稿仍是莫衷一是。

中金所国债期货开发小组副组长王玮近日公开表示,目前中金所国债期货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合约征求意见稿已发布,预计不久后定稿就会出台;相关制度已准备就绪,技术系统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收集意见花费了较长时间,而意见稿作为正式稿发布还需监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又需要提早发布供市场知晓。因此,8月16日这一上市时间节点可能将延期至9月初。

焦点问题惹猜测

据了解,当前关于正式稿的几大焦点问题尚未落实,业界猜测颇多。

首先是关于银行和保险机构将采用何种会员身份入场。

根据新公布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为解决非期货公司金融机构以会员身份参与国债期货结算的问题,交易结算会员和全面结算会员双双扩充其权限,即规定可以为自身进行结算。

“特别结算会员没有此项修改,银监会也没有考虑过采用这种会员资格,应该说方向已经比较明确了。”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至于五大行是否可以为其他银行做结算,关系到期货公司的蛋糕问题,还得看监管部门的指引。”

而针对交割规则,转托管费用和交割方式仍有一定想象空间。

截至7月末进行的全市场演练,转托管费用仍然没有具体通知。由于当前国债登记、存管业务是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金所将在两大机构开立国债期货交割专用账户,卖方客户先把券转入中金所账户,待交割款交付后,再从中金所账户把券划入买方客户账户。

而不同市场多空客户间券的跨市场过户,则需要中金所账户在不同国债登记存管机构之间的“跨市场转托管”实现,这一块转托管费用将如何收取还是未知数。

据本报记者此前得到的消息,由于交易所在交割方式上采用“同市场优先”和“最小配对”原则,合约进入交割流程且需要跨市场转托管的债券数量并不大,不排除先由中金所负担这一块费用的可能。

根据中金所公布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割细则》征求意见稿,国债期货将采用实物滚动交割方式。

“现在机构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在国债交割这一块,它不同于股指期货,机构渠道部从客户处接收到交割问题也最多。”某券商系国债期货分析师表示,“当前滚动交割分为两个阶段,交割月最后交易日前,买卖双方主动申请提出交割,交易所进行配对;最后交易日将对剩余未平仓交割合约实行一次性集中交割。”

“这相当于一个‘半滚动交割’,较为复杂的申报和交割方式,对机构的系统对接工作量和参与程度影响很大,因此交割方式的争论很激烈,这一块在正式稿出来后需格外注意。”该分析师表示。

具体到合约,保证金比率问题亦成焦点。

此前有消息称保证金比例设定方面争议在于2%的保证金和2%的涨停板设置,保证金比例或调高到3%,以避免行情突发时客户一次爆仓的风险。

而根据中金所人士的解释,交易所在合约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该问题,根据2007年以来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历史数据测算,单日利率变化极值远远低于2%这一数字。考虑到市场对国债期货高杠杆的担忧,也不排除中金所最终进行调整的可能。

 
责任编辑: 期货日报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