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情况
根据“三乡九村二十七户”调查,初步推算安徽省无为县今年油菜播种面积在42.7万亩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油菜籽生产呈现“三减”态势,即面积、单产、总产减少。预计今年油菜籽总产6.2万吨,较去年减少近2万吨,商品量约2.5万吨,商品菜籽有所减少。总产减少主要原因:一是面积下降较多,同比下降了11.9%,产量下降约1万吨;二是目前油菜籽已谢花结角,受前期气温偏低和近期雨水较少影响,长势与去年相比略差,预计单产要低于去年,在290斤/亩左右,单产降低15%。如后期无重大天气影响,今年新籽上市时间与去年差不多,5月中下旬新籽开始上市。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户种植油菜籽主要为了满足自身口油消费的需要,每年油菜收获后就近兑换给当地的小油厂,油菜籽商品率不高。与同季小麦相比,油菜籽种植机械化率较低,种植成本相对较高,规模种植效益难以体现。
因种植比较效益较低,农户油菜籽种植积极性明显不如小麦。影响油菜籽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与同季作物小麦相比,种植油菜籽机械化率低,劳动强度大。在当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农忙季节劳动力不足矛盾日益突出,而油菜籽在生产过程中基本靠人工劳作,移栽、收割时间相对集中,农村劳动力不足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二是油菜籽亩均产值低、成本高,比较种植效益不如小麦。近年来,国家实施小麦高产攻关项目后,南方小麦亩产大幅提高,高产地亩产能达到800斤以上,加上国家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上升,小麦种植效益提升明显;而油菜籽通常年份亩产300斤左右,产量增长有限,市场行情波动大,国家虽然出台了临储政策筑底,油菜籽种植效益偏低、收益不确定性因素多、种植风险偏高的困扰仍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相比而言,油菜生产成本要比小麦高,每亩产值比小麦低,农民有弃油种麦倾向。三是国家补助政策、标准不一,挫伤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种植小麦补助项目多,每亩补助标准高,种植小麦政策上受益更多。种植小麦每亩除基本补贴78.32元(良种10元、农资综合补贴50元、粮食直补10元、保险8.32元)外,还对种植面积超过100亩和高产攻关示范户进行补贴,而种植油菜籽只有良种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两项,每亩18.32元,补助标准偏低。四是农民收入渠道增多,午季粮油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农民增收更依赖外出务工,农田抛荒现象还时有发生,菜籽种植面积难以扩大。五是近几年小麦在农户种植前,国家就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农民可根据常年产量确定小麦种植收益;而油菜籽收购价格政策往往在收获前出台,种植缺少政策指引,降低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二、成本情况
据反映,今年油菜籽种植成本在720-740元/亩,要比去年高30-50元/亩,主要是人工成本和农资价格上涨。2013年农村劳动力较去年上涨5元/日,价格90元/日,人工上涨是种植成本上涨的主因;因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直接投入较上年增加了约10元。
三、新油菜籽市场行情初探
2012年,油菜籽在年初市场基本上有价无市,新籽上市后因质量下降,实际执行价格低于托市价,收购期间行情有一个走高过程,9月份后陆续回落到托市价位上并保持平稳运行,全年行情总体上稳中偏弱。今年油菜籽生产成本稳步上升,届时农户售籽期望价格水涨船高。根据4月18日,巢湖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10600元/吨,菜粕价格2700元/吨,每百斤油菜籽窄油率按34.5%,出饼率按61%计算,每百斤油菜籽产值约为265.2元。因菜油同比价格下降,菜粕价格上涨,每百斤油菜籽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0元,扣除生产加工成本、利息费用等后,按目前部分油厂油菜籽收购价格(依据不同质量标准差别较大)在250-270元/百斤,企业基本上保本略亏。2013年县内油菜籽种植面积、总产减少,对市场价格的支撑作用增强,加上2013年粮食托市价格业已公布,较上年提高7%-10%,2012年菜籽托市价格已达250元/百斤,预计今年托市价格继续上调的可能性较大,新籽开磅价格在260-270元/百斤,是否开展政策性收购有待进一步观察,油菜籽市场或将继续政策市特征。
预计今年油菜籽收购形势错综复杂,多元市场主体博弈加剧,农户惜售、油厂收购谨慎,油脂企业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收购初期大型油厂凭借资本优势,打价格牌,后期稳打稳扎,主导市场收购,在数量上作文章;另一方面,小油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开展菜籽兑换务为主,小量跟风收购,确保收购效益。农户售籽时机仍难把握,惜售心理广泛存在,农企博弈的局面或再度上演。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由于油菜籽产量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凸现,2013年新籽上市后,局部地区“僧多粥少”的市场格局依旧,籽源竞争激烈,收购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油菜籽经营风险仍要老调重弹,收购企业需要及早谋划,在充分研判市场的基础上,做到政策性收购和市场收购兼顾基础上,理性有效开展收购。
四、油菜籽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1、小麦与油菜争地的矛盾较为突出。受种植效益、种植风险、政策补助、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近年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上升,油菜籽面积呈逐年下降态势。油菜籽作为保证国内食用油供应的国产原料,如何避免其成为下一个大豆,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至关重要。建议国家提高油菜种植的补助标准,在政策设计上,提高油菜籽与小麦的比价关系,避免油贱伤农,加大油菜籽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国内油料供应水平,掌握油菜籽的话语权。
2、油菜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洗牌或不可避免,国家食用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国内油料供应的多元化,从事油菜籽加工的大型企业通过进口油料(油菜籽或大豆)、棉籽弥补国内油料产量不足,菜油在市场中比重下降,油料加工企业对原料进口依赖性增强,针对国内食用油60%以上依靠进口,国家食用油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油菜籽作为商品季产年销的特殊性,收购高度集中,为满足正常生产需要,籽源竞争激烈。就无为县而言,目前周边区域大平、中粮和益海嘉里等三家大型油脂企业,产不足需的矛盾较为突出。地方中小企业由于缺少金融支持,融资平台有限,收购资金不重不足,搞风险能力不高,近年收购数量锐减,难以与大型油厂抗衡,为规避市场风险,自主经营艰难,经营一般以代储代加工为主,赚取手续费保管费用等维持企业运转,开工严重不足,油脂企业新一轮兼并重组迫在眉睫。
本网声明:如需转载本网站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