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H7N9病毒的发现,使民众对待禽类的态度也愈发谨慎。微博上关于“少吃鸡肉”的讨论十分激烈,有些餐馆、食堂暂时停止了鸡肉菜品的供应,还有的公司建议员工给家人打电话嘱咐少吃肉类。就在民众“禽恐慌”的同时,湖北武汉100多名养殖户则摆起了“百鸡宴”,湖南畜牧水产局局长也带头吃鸡肉,很多专家更是不断传播“煮熟的鸡肉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吃”的知识,以消除人们对鸡肉的恐惧。从1997年香港发现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死亡的病例开始,鸡就历经了重重危机。
家禽养殖业损失近百亿
自上海、浙江等地先后在活禽体内检出H7N9流感病原学阳性后,一场“关闭市场,扑杀活禽”的行动便开始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展开。半个多月来,不仅活禽销售跌入冰点,连销售禽类制品的商家和餐饮机构也受到牵连,门庭冷落。不少消费者更是谈禽色变,互联网上,吃禽类会感染H7N9流感的流言四起。记者随机采访了30人,近一半人表示因禽流感而减少或不再吃禽类肉食。
据统计,过去两周以来,家禽养殖行业的直接损失约6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将近百亿元。在广东清远,个体养鸡户抵上全副身家、日夜卖命工作,却毫无风险抵抗能力,“禽流感”一来,他们便遭受到了致命打击,有人调侃说,20年攒20万,20天全亏完;在养殖业大省江苏,最新数据显示,白羽肉鸡销售价格已经跌破4元/公斤,降幅达60%—70%;在最先发生疫情的华东地区,叫花鸡、盐水鸭等地方名菜也卖不动了;在北京,也有一些顾客发现,云南菜馆取消了汽锅鸡等招牌菜……
防禽流感不必“谈禽色变”
专家表示,要严格防控禽流感,但不必“谈禽色变”,误伤脆弱的养禽业。中国兽药协会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大量养殖户发现,禽类之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疫情,如“大量死鸡”、“养鸡的人纷纷染病”之类的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研究室陈继兰研究员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她和单位的同事以及研究生都和平常一样培育、挑选鸡种,没有一点恐慌,鸡肉和鸡蛋也都照常吃。“我们从业人员都是很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件事,大家也没有必要恐慌。”陈继兰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系副主任钮文异教授也对《生命时报》记者说,百姓要用理性、冷静的态度面对疫情,“关键是讲科学,不必恐慌吓自己”。他提醒,要及时关注疫情变化,多了解专家的科学指导,尽量做到专家提示的预防工作,如远离活禽、勤洗手、多通风、吃做熟的禽肉等。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H7N9疫情突然将家禽业拽到了公共卫生事件里,让从业者猝不及防。在他看来,尽管疫情面前人命关天,但政府应该站在更为平衡的立场上,既考虑公共卫生政策,也考虑一个关系几千万人生计的产业发展,避免未来出现更多的问题。陈继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畜牧业协会都在呼吁更合理的补偿办法,她也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国家能够尽最大的努力补偿养殖户,毕竟目前对于养殖户的补偿只是杯水车薪。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