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冬以来,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是1961年以来最低。这导致土壤化冻推迟,春耕整地无法适时进行。此外,东北地区冬季降雪偏多,大部地区土壤过湿,低温春涝“双碰头”,给春整地和适期播种带来严峻挑战。虽然4月中旬以来,产区气温逐步回升,降水量较前期有所减少,但土壤含水量依然较高,大部分地区内涝情况依旧存在,预计今年大豆春播工作将会延迟10-15天,大规模播种工作开始可能在5月下旬启动。
中国气象局消息,4月28-30日东北地区大部将出现降温降水过程,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气温低于播种临界温度;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降水量较大,土壤过湿,上述地区不适宜春播。吉林大部、辽宁中东部有中雨,春播工作将短暂中止。黑龙江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均适宜播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北大豆播种面积连年大幅减少的局面可能在2013年出现转折。一是去年玉米收购价格的大幅下跌可能对今年农户种植热情带来影响;二是主产区降雪天气较多,局部低洼地段土壤过湿,农户可能会将原来用于种植玉米的地块用来改种大豆;三是随着大豆优良品种的推广,部分高产大豆吸引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四是市场传言国家将对大豆种植实施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户的种豆积极性。整体看,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小的幅度可能下降,部分地区有望出现小幅回升。
另据国家统计局全国9万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大豆意向种植面积较上年下降8.5%,约为6567千公顷(9850万亩)。
陈豆方面,目前产区大豆购销活动延续清淡局面。受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国内豆类产品需求清淡,油厂压榨利润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多数油厂停止大豆收购。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也普遍较差,对质量偏差大豆进行压价收购,部分村屯大豆收购价有所下滑。本月底,国家临储收购基本结束,据监测,截至4月25日国家临储大豆累计收购77.95万吨。
随着主产区大豆临储收购结束,政策对大豆价格的支撑减弱,加之当前市场各方主体对豆类后期看空情绪偏强,预计国产大豆仍将呈现稳中趋弱态势,市场购销仍延续清淡局面。同时,5月下旬后进口大豆陆续集中到港,后期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作者:李飞、金森森)
本网声明:如需转载本网站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