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品交易所一级助理总监刘鸿君:我下午汇报四个方面——期货合约、交割制度、风控制度,还有早籼的运作情况。
从合约设计思路来说,我们重点分析这个产供销和品质,主要把它的风险抽出来,它的风险主要是什么,品质方面差异比较大。存储方面可能有一定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存储的问题,怎么解决不同稻谷的标准化问题,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通过我们抽出来以后,通过一个存储系统,首先是重点考虑。但是还要配合它现货的供应链,就是每个月的现货供应链,我们合约设计的时候考虑它是否有风险,是否有低仓的可能性。当然参与主体是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稻谷设计不可能每个面完全平等对待,我们要考虑是以大企业为主还是中小企业为主,还是村办企业为主,不同的参与主体参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然后把我们期货行业的几项,目标就是贴近现货、服务产业、风险可控。
适应现货的贸易习惯,这是我们设计的时候第一个考虑的问题,贸易习惯,特别是贴近加工的需求。为什么贴近加工的需求呢?因为这个市场目前是一个买方市场,量特别多,价位相对比较低,比较疲软,加工企业在供销中处于一个比较主动的位置。加工企业如果能得到满足的话,他们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参与的过程和思路。第二,把握品种特点。这个品种特点刚才说了,特别在粳稻方面我们重点解决的是什么呢?解决南稻和北稻,东北稻和江苏稻怎么捏到一起的问题。如果捏不到一起,各做各的,就形成我们的标准非常小,仅是东北这一点货,它的市场容量和市场发展空间不是很大。在解决晚籼稻的时候,我们重点解决早籼稻和晚籼稻怎么区分的问题,都在一个区域种,如果不区分开,你这个晚籼稻交易就麻烦了,早籼稻就可以放到晚籼稻里面进行交割,对它的价格会造成扰乱。
第三,立足本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今天下午泰国交易所给我们介绍了泰国的情况,前期我们也到泰国考察、访问,对国际市场,稻谷、大米类的期货市场,我算了一下,应该是全球交易的品种最多的,美国是一个,美国交易的有一个叫籼稻谷,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交易历史。泰国有一个,泰国大概有两个合约,一个是泰国茉莉香米,还有一个是泰国5%的白米。曾经日本大阪也做过大量的交易,印度大概有五个交易所有合约。从全球来看,稻谷、大米类的这种期货产品应该是交易非常广泛的。当然有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失败主要在国家对稻谷的管制太厉害,包括泰国,2001年的时候它的交易非常活跃,但是英拉上台之后,一下子就把大米这个领域就管死了。尤其是像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我们需要借鉴。特别是挖掘投资特征,方便套利交易,有了这样一个粳稻、籼稻,怎么能够捏到一起,便于今后的客户大量的资金充分运用三价马车,方便套利交易。
从合约草案来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除了交易代码不一样,完全一样,便于大家记忆,从它的月份、保证金、涨跌停板4%、5%等等。我这里重点说一下几个关键的环节。第一,交割月份。我们设计的是这几个月份和早晚稻有质的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它新上市的稻谷是7月份,所以我们把7月份作为最后一个结束月,就是7月份退出,9月份是第一个月。但是粳稻和晚籼稻什么时候上市呢?9月中下旬开始收割,10月份开始上市,它第一个月份是11月份,是新稻。所以说9月份是最后一个稻,就是陈稻。早籼稻7月份是陈稻的最后一个月份,而粳稻和晚籼稻9月份是最后一个月份。它上市以后面临一个什么问题啊?就是气温非常低,稻谷不容易干燥,那么必须采用大型的烘干设备给它烘干,烘干到交易所规定的水分你才能交割。这个不像早籼稻,只要7月份收了以后,晾晒以后基本上都差不多了。所以北方没问题,像黑龙江、吉林都有大量的烘干设备,南方像江苏少,晚籼稻的区域,江西和长沙也比较少,江西和湖南比较少。所以要做交割你必须要有烘干设备,没有烘干设备,最后肯定达不到要求。这一点大家注意。当然其他的都和早籼稻、小麦基本上是一样的,采用一样的设计方式。
从交割标准我们充分考虑它的储存的风险性。从交割方式,我们考虑参与的便利性,在以原料为主的农产品,首先采用的是厂库交割。什么叫厂库交割?我生产东西卖出去,这叫厂库交割,利用它的生产能力的这个厂库。我们现在目前已经上市的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都是以生产产品作为我们期货标准的,只有粳稻和晚籼稻打破这个规律了,它是原料。在大米加工厂的原料设计一个厂库,这是一个和其他品种不同的方式。但是它有什么好处?我下面为大家介绍。交割区域我们是在产区设库,销区不设库,为了减少货物的折腾。风险控制是严格限仓,500手,非常严格的一个限仓。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和一些相关企业也探讨了,9月合约属于什么?属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是否会发生一些交割风险,什么是交割风险?就是没货可交。我们经过测算以后,我们觉得发生交割风险的可能性非常低,当然有些我们通过它的产量、商品率、交割区域的覆盖范围达到我们质量等级的这些标准,计算出可能的交割量。我们算了以后,大概粳稻最保守的估计,9月份至少有41万吨,晚籼稻至少有45万吨以上的稻谷,这是最恶劣的年份,就像2012年,2012年东北的粳稻是最恶劣的时候,那时候稻谷都跑到国家储备库,没有及时进行拍卖,那是最恶劣的时候,至少那时候还有这么大的量进行交割。我们感觉9月份产生市场混乱的可能性很低,所以以后大家交易的时候这一点要充分注意。
交割标准我们会依据国家的标准以及国家的稻谷标准、优质稻谷等等,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制定原则:符合贸易习惯,贴近加工需求、确保安全储存、实现优质优价。这个是特别需要考虑的,统一按照一个价格,这个对于产品的市场化、优质优价会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标准我都不用讲了,大家看一下就行了,很简单的。
交割标准是这样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是不变的,杂质是放宽的,水分也是放宽的,黄粒米是收严的,黄粒米增强了以后会极度影响它加工的效率。谷外糙米对粳稻的黑龙江是放宽的,然后互混这都是不变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粳稻和晚籼稻的交割标准,一等是升贴水60块钱,二等是持平的,三等是贴80块钱。这样一定以后,我们觉得二等已经能够满足交割需求。第二,我们增加了,国标水分是14.5%,我们统一放宽是15%以内,没有再继续放。15%以内的水分,从做米的角度来看,它口感是非常好的,最好的口感是15.5%,15%也是不错的,再干燥的话,米的口感就不好了,而且会增加它的破碎力度。这是第一个。第二,从储存角度来讲,15%以内,无论是江苏还是江西,还是都没问题的。杂质是1.5%到2.0%,谷外糙米是放宽到4.0%,但是这个不影响它的食用和加工。
黄粒米的指标是影响它的品质和加工的,所以我们从严,入库不能超过0.4%,出库不能超过0.6%。另外我们增加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垩白粒率,一个是脂肪酸值。垩白粒率就是这个大米里面特别好,特别透明,稍微差一点是里面有点白,这个垩白是在生长过程中和它的地域、天气有关系,会增加一些白的,这个东西多了以后会影响口感和观感,这个东西多了以后,垩白粒多了以后对它的价位有影响。这是第一个我们增加的指标,体现它的价值和差异。第二,为了把它和江稻充分地区分开来。对江稻进行贴水,对加工的成本进行测算。垩白粒的指标它不是一个限定的指标。脂肪酸值是干什么的?它的目标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促进新稻的交割,减少陈稻的流入。新陈的概念,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也是非常困难的,新陈在国家标准上没有一个指标反映的,看的话是一个感官的判断,没有一个量化的东西。但是作为储存易存和不易存有一个指标叫脂肪酸值,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是新陈,但是不能完全鉴定它是新陈。为什么说明我们的稻谷大部分是新稻的交割,但是像有一些保存比较好的,比如说放两年,也不会出现这个情况,这个是一个少数。我们规定10月1号入库的不能高于19,次年4月1号入库的不高于21,前半年要求严,后半年要求宽,这样保证我们上的稻谷都是新稻子。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思路。
晚籼稻也是这种情况,晚籼稻有点差异,水分我们分两档,14%以内的和14%—14.5%,进行超一扣二。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垩白粒率是干什么的?这个和粳稻不一样,我们是为了区分早籼稻和晚籼稻的指标设计,大部分的早籼稻它的垩白都远远超过30%,所以30%以内的设置基本上满足江苏和湖南的粳稻市场。但是像湖北、安徽、四川这种中籼稻的垩白相对比较高一些,我们又增加一个替代,30—40以内,这一部分中籼稻可以纳入交割范围。整个下来以后,我们测算了一下,整个晚籼稻1亿吨,有将近70%能达到我们的交割标准,7000万吨左右。脂肪酸值也是这个概念,也是为了保证交割的稻子尽可能是新的。
下面我们一些具体的指标,我就不再一一说了,垩白粒率体现优质优价。杂质是减少整理成本和储存要求,杂质太多,不利于存储。我们经过调研以后,杂质在大米加工环节去杂效率更高,没有必要在仓储环节过分去杂。黄粒米刚才说了满足加工需求,当然它对稻谷保存也是一个制约,要有一个很好的保存,太差的保存条件不能流向交割市场,这个价位比较疲软一点,加工企业的需求我们更应该充分地重视。谷外糙米不说了。脂肪酸值,满足加工需求。加工企业对这个新稻和陈稻的要求也是非常强烈的,要求我们尽可能保证是新稻,陈稻有一个贴水。
交割制度是这样的,大概体现在以下几点:交割单位1000吨,交易单位20吨,交割单位1000吨,这一点也是和我们的农产品不太一样。为什么设置1000吨呢?第一个是现货中买稻谷都是批量的,几十吨的。我们就算一个10万吨的中小型的加工厂,年加工稻谷10万吨,一个月将近1万吨。一般他要备货两个月左右,两个月就是2万吨,所以接货1000吨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也满足他几天的加工量,从满足接货是没问题的。从供货单位来说,我们要保证一批尽可能纯一些,比如说一个客户如果在现货盘接了两个非常分散的,一家都是几十吨、上百吨,他要到很多地方拉货,会增加他的麻烦,增加他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觉得可以设计的大一点,更有利与买方接货。第二,对于卖方来说,1000吨的货一般都能做到。包装方式散粮,交割方式是仓库加厂库,仓单方式,粳稻是非通用的,晚籼稻是通用的。这个和粳稻、早籼稻完全一致的。仓单有效期是一年有效,10月1日到第二年的9月最后一个工作日。这些东西都不讲了。
交割区域分两块,一个是东北的,一个是江苏的。这两个交割区域。初期我们可能先设计在东北,江苏属于第二批来考虑的一个交割仓库的设置。晚籼稻主要是在四个省,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个省,设置交割区域。交割流程这就不说了,和前面的一样。
风险控制这一块特别讲一下,我们充分考虑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尤其是机构的参与,交割月份持仓放的非常大,两万手,就是40万吨,足够这种机构客户、基金,大型企业的参与。交割月份设置500手,就是一万吨,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要。如果你想突破这个,你可以套期保值,现在套期保值非常便利。这个就不说了,保证金和其他一样。
整体来看,大家看对比,我们这个持仓里面大部分都是相通的,交割月份有点变化。我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早籼稻、晚籼稻的套利机会,其实很多的,你看下面这个价差其实波动蛮大的,晚籼稻和粳稻的价差,这个是黑色的,也是变动非常大的。那么这两个品种上市以后,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套利机会,可以把三个品种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提升活跃度。早籼稻的低迷,交易量一直比较低,尤其在2002年以后,它的市场表现就比较差一些。交割的情况也是从2002年以后比较少。价格,尤其是近期,也是期货对现货贴水,早期作为一个储备品种,它更受国家储备政策的影响更大一些,很多买稻都是从拍卖市场来,所以真正新稻上市的流通量并不是特别大。我们感觉到粳稻、晚籼稻上市以后,这个活跃是非常可期的。从3000万到1亿吨到6500万吨。用途主工业和低端口粮,参与主体是储备、加工、贸易。它的国家影响因素会更多一些,进口米,粳稻和晚籼稻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我们感觉,这个品种上市以后,真正会把整个稻谷产业,无论从期货交易还是现货来说,都会搭建一个比较好的平台。
因为时间关系,给大家简单介绍这些,我们感觉这个品种上市以后,就形成一个什么概念呢?就像红军一样,经过漫长的一个过程,最后在陕北三大主力师进行会师。现在也是很多稻谷企业对我们充满了期待,说怎么还不上来,我们很快就会推出来了。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应了收获这样一个季节的景,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合约标准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第三,关于今年水稻价格,特别是东北粳稻价格的预期,很简单,就看国家到底收多少。如果真是出来,我们估3400也好,假设说3200吧,消费是2500—2600,至少多六七百万吨的水稻都给收走了,而且以前的老水稻库存,我们都能给它放起来,那么供求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可能农民就可以,国家托市价就是这个价了,你凭什么不买这个价?可能会达到这个。如果做不到这么大的量,而且老库存还在往外抛,这个价格就不好说了,也就是说那“三价马车”的价就不知道划到哪里了。
第四,不管如何托市,东北水稻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暂不会改变。库存将会逐渐提高,提高到多少我们拭目以待,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什么叫其他因素?国家有宏观的战略在里面,大家也可以注意到,涉及到土地恶化、环境保护的问题,可能会在种植的宏观布局上有一些调整。这些东西我认为至少今年它表现不出来,但是未来来讲它是有变化的。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假如说我们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运输补贴如果再来一遍,说南方的企业民工食堂都用的是东北大米,很快就把这些大米给消化掉了。所以这个就是说,到底有什么因素,我们去观察它。通过这些因素,我们再来调整我们的判断。总之说,去库存、去产能将是各界面临的一个课题。去库存很好理解,去产能我稍微解释一下,我说的产能不是简单的去产能,是产能的一个升级吧,产能升级。因为现在油脂业应该也是水稻业的先驱代表,未来的大米加工企业应该要升级,这个在产业状态不太好的情况下,升级就慢一点。但总之现在是产能又多,而且质量还不是特别高。总之数据不一定特别准确,但是我想商业逻辑大致如此,各位在市场运行过程当中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量去调整数据,然后你下你的结论。
谢谢!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