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由郑商所主办的2013郑州农产品(稻谷)期货论坛9月12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国内外稻谷市场发展动态和热点,就创新农产品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途径和方式、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促进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球稻谷市场或面临库存压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稻谷产量的连年增加,稻谷市场整体供应出现宽松。尽管今年受干旱天气影响,国内部分地区水稻面临减产威胁,但在政策支持及进口量增加的背景下,国内稻谷供应充裕态势依旧明显。在论坛上,国内外专家预测,短期内,稻谷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改变,去库存将是未来各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今年东南亚等主产国未出现灾害天气,加上种植面积的增加,国际稻谷产量较去年有明显提高,截至8月,全球稻谷产量已达47793万吨,较2012年度增加900万吨。
“就国内而言,2001年以来,稻谷种植面积连年增加,产量同步增长,2013年度有望再创新高。”与会专家表示,由于种植成本的提高,加上政策的支持,农民种植积极性很强。今年1月国家公布的稻谷新季收储价在去年的基础上上调了0.12元/斤至1.32元/斤,这无疑是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据了解,为了增加产量,长江中下游地区鼓励单季稻改种双季稻,这进一步增加了早籼稻的种植面积,保证了粮食供应。
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也是国内稻谷供应充裕的重要原因。“2011年以后,中国稻谷进口量增速超过了我们的预期。”ICI大米贸易商板块的副总裁V.Subramanian称。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6.7万吨,同比增长296%。其中,进口越南大米154.5万吨,同比增长461%倍,占总进口量的65.3%。 “由于越南政府取消了大米出口的最低价限制,加上我国对籼米的关税仅为1%,廉价大米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与会分析人士称。
“目前来看,国内稻谷产量丰收,加上进口米的大量涌入,国内稻谷进入高库存期。东北粳稻库存已接近1800万吨,南方籼稻库存压力也日渐凸显。”在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毅看来,不管如何托市,东北水稻供大于求格局短期内都难以改变,在无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去库存将是未来稻谷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
稻谷期货品种体系急需完善
“早籼稻期货自2009年3月上市以来,为广大南方稻米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了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工具。不过,由于品种单一,还未能惠及整个稻谷产业链,很多晚稻企业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中投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董建业表示。
“早籼稻期货在2009年上市时一度很活跃,交易量高时曾达到1300多万手。不过在运行过程中,受国家收储等因素影响,活跃度也慢慢‘降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稻谷贸易商说。
江西瑞奇期货分析师汤青霞表示,不少行业人士都希望尽快完善稻谷期货品种体系,这样在粳稻价格波动大时,企业就可以利用跨品种套利避险。
参会人士介绍,在国内的期货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产业链的期货品种都上市,则整个产业链就都很活跃,一旦只上一个或缺少一个的话,其活跃度就会相差甚远。“菜籽产业链和豆类产业链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在市场人士看来,粳稻和晚籼稻上市后,配合已经上市的早籼稻,整个稻谷产业链就会形成“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的市场潜力肯定要比一个早籼稻好得多。”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稻谷收储一般会分别公布早籼稻、粳稻、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所以从这个标准区分,晚籼稻、粳稻期货上市后,就能把整个稻谷产业链基本上覆盖了。”
“由于晚籼稻和粳稻的商品率较高,且粳稻的消费群体地理上的跨度更大,因此其价格波动将较早籼稻剧烈。”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周小球介绍,基于此,晚籼稻和粳稻上市以后,能够给市场带来更多的跨品种对冲机会。
期货市场成稻米企业“救命稻草”
论坛上,除了对即将推出的粳稻期货充满期待之外,与会专家及业内人士还把目光聚焦在期货工具如何在稻谷市场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上。
“供大于求、国家收储、进口威胁是当前国内稻谷市场的三大现状。”中粮集团大米单元采购与贸易部副总经理李曙光如是描述当前的稻谷市场。他表示,我国的稻米加工企业遍布各个产销区,由于门槛较低,大部分都不上规模,抗风险能力也不强。近两年,这些加工企业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有一部分企业基本在亏损中运营。同时,国家的收储政策让许多企业几乎没办法进行正常的购销,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无疑也是一种困境。
对于这样的现状,参会的多位行业人士也纷纷表达出同样的担忧,而期货市场似乎成为稻米企业的“救命稻草”,粳稻期货的上市,无疑将成为稻谷类期货发挥功能的另一个契机。益海嘉里密山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卓表示,粳稻期货的上市,能够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助推整个行业的发展,使这个行业良性有序,同时还能吸引其他的市场主体及资本进入粮食加工流通领域。
“粳稻期货的上市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我们能够感觉到最直接的帮助。”北大荒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晓巍表示,在秋后收购的时候,粳稻期货将会给我们提供一个价格依据。此外,在现货贸易这一块,也将给企业提供一个避险的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
面对企业较为头疼的收储问题,期货机构能否提供一个好的风险管理策略?中证期货总经理张磊表示,面对国家收储,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紧张问题。期货公司可以利用银行的间接融资或者债券的直接融资,提供多种融资手段,协助企业去应对各种难题。“期货公司主要责任之一就是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这个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面对众多稻米加工企业的困惑,国投中谷期货副总经理杜峰表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在服务现货企业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作为一种带有金融性质的现货公司,它背后有母公司的支持,又具备人才优势、研发优势、交割优势、渠道优势等。企业可以利用风险管理子公司锁定固定利润,可以间接受益于子公司的银行授信额度,扩大自身贸易经营量。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衍生品拓宽经营范围,通过和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合作套保、基差交易等各种方式进行多模式的合作,把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风险管理子公司。这样一来,企业实际上就规避了很多管理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