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稻谷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在稻谷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进口大米量一直持续增加,大米库存在全球占比较高,亟需丰富稻谷期货品种,为市场提供期货避险工具。
在此间举行的2013郑州农产品(稻谷)期货论坛上,万达期货发布的一分报告显示,自2011年我国由大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以来,我国大米进口量不断增加。2013/2014年度全球大米期货库存可能增至1.08亿吨,中国仍将占到全球库存的43%,约为4600万吨。
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运行从高速增长转为深度调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农业灾害频发、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粮食价格波动加大,各种粮食问题凸显。
“我国粮食产量连增,但粮食进口也持续增加,粮食数量增长与人民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间的矛盾不断显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检测处处长王晓辉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说,在我国粮食“九连增”之后,未来财政再增加农业补贴的空间有多大,环境约束下粮食生产下一步的增长空间有多大,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以及天气等因素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根据万达期货的报告,随着人口基数扩大、消费量逐年增加以及国家收储政策支持,稻谷价格近年来总体呈现上扬趋势。但今年以来,稻米市场走势较为曲折。
“种植期由于籼稻种植收益不佳,种植面积略减,之后遭遇持续性干旱高温天气,影响了稻米的生长。但进口米价格优势以及5月的镉大米事件,对整个稻谷市场价格形成压制。”万达期货的报告说。
面对粮食价格的波动,农业企业期待期货市场能够提供充足的避险工具,成为其躲避价格波动的“避风港”。
“稻谷加工企业面临库存时间长的风险,在没有套保等规避风险的机制下,企业需要集中承担价格风险和交割风险。”粮油加工企业益海嘉里大米事业部水稻采购总监张慧卓说,而期货市场实际上是企业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另一个市场,这也是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
多位农业企业负责人表示,期货市场是为现货市场服务的,企业做期货是要规避风险,关注的是期现综合效益,并不去做过量投机。
“期待更多期货品种的上市,特别是更多稻谷期货品种的上市,让企业能够在原料和产品上都能对应地使用期货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张慧卓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