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祥:我们下一个环节是圆桌论坛,现在开始!首先有请各位老总上台就坐,参加我们今天圆桌论坛的嘉宾有:
中粮集团大米单元采购与贸易部李曙光副总经理;
中纺粮油黑龙江公司刘建礼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益海嘉里大米事业部水稻采购总监、益海嘉里密山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卓;
北大荒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晓巍薛总;
浙江多米多贸易有限公司朱学刚副总经理;
湖南粮食集团监事、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廖新伟副主任;
中证期货张磊董事、总经理;
我们今天的圆桌论坛主题是粳稻期货上市对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前面我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国内市场的稻谷大米市场有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下面我们进入圆桌论坛,有请各位企业的老总从自身的企业的情况,从自身的体会,来谈谈粳稻期货上市对各自有哪些新机遇。当然要谈新机遇,可能还得谈谈现在的市场形势,现在的市场形势是什么样的,我们有了期货,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我们先从中粮李总开始,你谈谈现在这个市场的形势,我们稻谷市场上了之后怎么样。
李曙光:在座的大家好!我来自中粮的大米部,我叫李曙光。刚才前十位嘉宾属于是给我们授课,我们几位坐这儿,我有一个感觉,好象是听了老师讲课交答卷一样。上午我看总体是以方司长对稻谷行业,从政策层面宏观上讲的比较多,讲的比较透彻。下午基本上是业务层面,像赵毅董事长,包括益海嘉里的张总,基本说的都非常全面了,从上下游,包括从整个销量对比,再一个从整个的成本分析,以至于整个链整个来回的传导。我就谈几点体会,因为我们中粮米业基本上是从加工销售、贸易于一体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全产业链,上游是订单,下游到餐桌的这么一个过程。从去年或者今年,总体是这些一个情况,一个是稻谷的库存充裕,供大与求。第二,稻强米弱,供销薄,所带来的结果是对于运营的企业,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步入了一个困境。通过今天听这十位嘉宾做的报告,我看基本上也是这么一个情况。有这么几个数字,我简单重复一下。整个全球总产值是4.78亿,库存占1.07亿,在2013年比上年整个的库存又多了250万吨。整个从国内,总产量我看是1.02,原来我们分析可能在2.02到2.04,整个库存在6800,比上一年还多。所以从这几个数据来看库存比较偏大,而且现在是供大于求。
再一个,稻强米弱,上午分析的很透彻了。基本从政策层面连续多年,从2005年开始以至于保护价,方司长上午也讲了,基本上从2007年的价格启动,水稻在东北是1500一吨,到2012年就是2800,到今年预计价格是3000,经历这七八年,价格翻一番。所以说从上游来说,保护价一直在提升。再一个,从产销方面来说,库存量大,购销这一块整个的销售增长现在是比较有利,由原来的紧平衡,现在看是平衡有余,这是第二个。第三,进口米这一块。很多专家都提到了,也不赘述了。第四,作为企业来说,就是产能过剩,而且从稻米加工的行业,多年来大米作为咱们中国人民的一个重要口粮,基本的产区、销区都有,而且门槛比较低,企业非常多,企业缺少规模,再一个就是品牌、名牌少,第三个就是实力相对弱,抗风险能力也不强。从整个现状来看。
从这两年来讲,经营进入了一些困境,而且甚至有一部分企业基本在亏损中进行运营,我看赵毅讲的,基本上亏损20块钱到80块钱之间,在三年前基本加工一斤水稻可以盈利50—80,现在基本是在亏损。作为小型的企业,即收即卖,相对风险好象小一点,如果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因为它有一些长贷库存,有一些远期的需求,可能风险相对大一些。所以说造成现在稻强米弱的困境。从市场的现状来看,一个是亏损,再一个就是无序竞争,最明显的,比如说南方的一些粳米可能掺到了黑龙江大米,甚至一些进口米进来以后掺了籼米,整个在价格上进行无序的压低,越南说把米的价格压低以后起不来,整个来说这个市场就有问题。这是稻米行业的现状。
从发展来看,现在还是强调或者说是鼓励、引导,从规模上,再一个是提高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这个角度,抓大放小。在黑龙江这几年可以说从政策引导上,建了20多个园区,在园区上有30万吨的规模,再一个通过稻谷发电等等,从附加值这一块提高它的抗风险能力,从发展上来说这也是一个方向。我想从政策上或者从整个的行业管理上,应该是一个方向。
这次来参加这个会议,基本是从稻谷或者粳稻上市的角度,作为我们来说,可以说现在布局是17个工厂,产能达到400万吨,也可以说是比较大的规模。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整个的投资控制、风险控制,我们也通过两条腿走,一条是现货的制度,一条是期货的制度,套利也好,规避风险也好,也希望这个期货品种早点上市,谢谢大家!就先汇报这些。
魏振祥:李总刚才讲了现货市场形势,粳稻期货上市你觉得这个机遇对你们能够起多大的作用?
李曙光:这个机遇,上午几位专家都分析了,实际上就是多了一条腿,原来基本就是在现货这一条道上跑,现在又多了这么一个容量,在期货上可以互相作为一个产品,多了一个工具,多了一个平台,我们直接参与期货经营。同时,我们在远期上,上午方司长没讲,如果经过一个时期,农民都能考虑到远期,根据你的价格作为指引,我进行调整我的种植结构以及数量,作为我们中间商也好或者加工企业也好,其实应该更敏感。所以一旦有这个价格指引,给我们也是一个商业机会。再一个,我们规模是400万吨,我们现在这些工厂,一个是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像郑商所,比如说作为交割厂库,我们既可以在这一块买,同时我们又可以做一些仓单,从这里来套利。再一个,我们可以通过给大家提供方便,我们通过整个期货交割服务,我们可以进行创收增值。所以说,这个机遇还是很多的。谢谢!
魏振祥:好,下面请益海嘉里的张总。
张慧卓:大家好!刚才我简单也说了一下期货对我们加工企业的作用,尤其是粳稻期货的上市,对我们这个行业最主要的有几点:第一,它能够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二,它能够助推整个行业的发展,使这个行业良性有序,同时能够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第三,它还能够吸引其他的市场主体、其他的资本来进入粮食加工流通的领域。再有一个,它能够让现在的企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成本。我想最主要的作用有这四点。
我们集团做稻米加工也就是短短六七年的时间,还是小学生,但是我们的成长会越来越快,而且我相信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大学的时间不会太长。为什么我们集团要做米呢?因为大家熟知的,可能我们是做油的,我们做米主要是基于几点:第一,油、面、米消费比应该是1:3:6这样一个数据,做粮食的一个集团不做大米肯定是缺失的。第二,大米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多而杂,都是一些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品牌更多一些。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粮食食品安全的关注,一些大企业、大品牌的生产需求会逐渐提升的。再有一点,我们有一个成熟的队伍,有一个很好的销售网络。这是我们做大米的一个基础。
同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非常同意刚才中粮李总对于整个现货市场的分析,基本上和我们的感受是一致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可能现在这个阶段也是一个行业整合的阶段。现在来看,食用油每年全国的销量应该在2000万吨,但是现在小包装食用油的销量,2012年应该是在750万吨,也就是说超过了1/3的量,30%多是小包装消费。但是大米每年基本上1.3亿吨的消费,小包装去年的数据应该是在660万吨,也就是5%的小包装的消费。当然前几年小包装大米的消费每年都是基本上以10%的速率在增长,今年可能稍微要放缓一些,受整体需求的影响,可能在5%、6%的样子。但是总体的趋势还是要上涨的,在我们看来,小包装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应该是放大型的增长,能达到2000多万吨,也就是说达到15%—20%是很正常的一个数据。我们集团这几年基本上每年销售量有20%的增长率,这是第一个。
第二,虽然现在受进口大米的冲击,还有整个需求不旺的影响,整个做大米的企业经营很惨淡,很累,有些人也转行去做其他的产业,赔了很多。但是我觉得这里面除了市场原因之外,我们更多的还是要从企业自身,无论是你的管理、成本,还是你的品牌的塑造,还有产业链的延伸,来提升你的竞争力。我们基本上经过这几年的打拼,大米这一块前几年也是亏损的,现在由于我们综合加工性更强一些,我们的稻谷发电、米糠制油,这个米糠制油在市场上基本是供不应求。同时现在在稻灰的利用方面也研发成功,这个同时增加了产业的价值,而且靠量的补充,我们基本上现在摊薄了成本,现在在稻谷加工这个层面来讲基本上达到盈亏平衡。而且从我们每年的毛利率来讲,水稻加工的综合毛利率是每年在提高的,今年市场非常难做的情况下,我们的毛利率基本上也没有低于去年。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我对整个稻米加工的行业的信心非常足。我相信我们会做得很好。
魏振祥:下面我们请北大荒的薛总,就我们粳稻期货的主战场是东北,北大荒在东北占有很重要的一个份额,你谈一谈对粳稻期货市场形势有什么看法。
薛晓巍:我简单说一下,我是北大荒的薛晓巍,首先感谢郑州商品交易所给我们这次机会参加这个会议,学到了不少知识。本来定的是我们总经理董家昕来参加,但是他临时有事,临时通知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也没有想到坐到台上来跟大家交流,所以没有太多的准备。我简单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
我们北大荒米业集团隶属于黑龙江农垦北大荒集团,我们依托北大荒集团这个农垦2000万亩的水稻基地,下设35家食品厂,分布在水稻的主产区。其中30万吨以上的有5家,年加工能力300万吨以上。我们对期货这一块的粳稻上市,粳稻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能够感觉到对我们最直接的帮助,我们在秋后收购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导价格,提供了一个价格依据。再一个,在现货贸易这一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避险的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了价格风险。我简单先说这么多吧,因为没有什么准备。再一个替董总向大家表示道歉,因为确实来不了了。
魏振祥:因为粳稻,我们交割的基准地又在黑龙江,我们下面请刘总谈一谈稻谷期货,你觉得现在这个市场形势下上市粳稻期货怎么样?
刘建礼:我介绍一下,我原先是在私营企业自己做的,有很多人认识我,做粮食经营,一年能经营10万到20万吨,后来叫中纺给我兼并了,把我更收购了。首先得感谢郑商所给这么一次机会,认识这么多专家、这么多同仁、这么多朋友,也感谢这个缘分。
我想说一下实的吧,说数据、理论、政策的,领导都说完了。我说说去年和今年,因为我们整个全做,今年经我手收的粮食大约到目前为止170万吨,基本上都销售完了,现在可能还有10万吨左右的库存,包括玉米、水稻、大豆杂粮,还有棕榈油。首先我想说粳稻,这个粳稻也好,玉米也好,从去年看,到今年,我个人认为,我说话不代表中纺,千万不要说代表中纺,代表我个人,我个人的感觉,给大家带来点意思,要不大家有的不敢说,也不知道。现在所有搞粮食的,完全围绕一个目标,围绕谁呢?中储粮。没有一家能够赚到钱,有人说这个太绝对了,有几家,你比方说黑龙江有一个叫绿然(音)的,还有一个叫秋然(音)的,也有几家,还有哈尔滨周围的几家厂,他是优质品种,为什么赚到钱?今年赚到钱,100%赚到钱,也别提中粮,也别提外资,肯定赚不到钱,为什么?政策,他不可能赚钱。为什么?成本在那儿呢,他能赚到钱吗?2013年、2014年赚钱的几率等于零,你做的越大亏损越大。现在中国做粮食最大的一个企业叫木老五(音),今年给我们干了40万吨,他的成本非常低,低得惊人,他做的玉米也好,他必须亏损,因为他收了200万吨的储备,储备在赚钱,包括华粮(音),华粮今年没有170、180万吨的储备,赔死它。所以说储备粮是中国的主体,不管央企也好,地方企业也好。储备是什么?一切风险给国家,一切利益给自己,整个市场严重扭曲。我分析近一年之内不会好过。而且我周围的企业,所有的粮企,在全国各地我到处走,所有的企业老板全线要卖企业,干啥?不干了,干什么去呢?小额贷款啊什么乱七八糟的。据我所知,我这两天在北京跑市场,北京卖几万吨大米的,他们把粮食赊来了,卖出去,不给回款,干吗呢?放高利贷,完全干这个的。
说点实在的,不知道大家爱听不爱听。放高利贷,放高利贷干什么?多么可怕,放的是高利贷。为什么他亏损呢?大家分析分析,你从收粮食开始,你不管多大企业,不能一下收下来,你得陆续收几个月,利息多少钱,一毛多钱的差价,你都没有利润。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国家今年收的价格1.5,现在你卖的水稻价,也就是1.45、1.46元左右,必须赔。现在为什么不干了?就是所有的产能过剩到极限。比如说我们的油厂,我们中纺主要是油厂,过去油厂的老总都是要技术型的,我学压榨的,这个现在一律当不上老总,能当上老总的有一点必须懂期货,凡是说我懂经营、懂技术的,全不行。说什么意思呢?我再结合期货,粳稻的期货上市以后,能给像中粮啊、外资企业、中纺等这些大企业带来一点点的希望,什么希望呢?能够在盘子上面操作。什么意思呢?水稻还有一个特殊性,政策的敏感性太大,也就是说政策的容忍度太低,你稍微一个涨停板,马上就问你证交所什么情况,前两年菜油连续三个跌停,就是政策的威力无比,原子弹一样。中国的特殊国情在,对大企业的期货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因为现在你不收等丝,收了找死,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不收就等死,收了就找死。而且你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应该说儒商之一,中国粮食界的儒商之一,搞的不比任何企业差的老板就是赵毅,绝对把企业卖掉。什么原因?他没能力吗,不是,他傻吗?不傻,比谁都精。为什么?就是一点,他干不了,不是市场行为,完全是政策行为,不按套路出牌。所以下一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这个时间大约多长时间?应该说按照现在的水稻来看,我觉得一年之内好象不会有太大的好果子吃。因为今年秋天收粮,面临两年的储备粮,一斤没有储,第三年肯定要往外出。另外今年丰收,我在底下走了好长时间,你别看发水干旱,丰收已成定局。那么也不是说没有希望了,还是看政策,咱们就看政策,到底国家怎么办?比如说国家说现在运费补贴等等,你出口可能出不去了,进口的大米,现在我们也看了一下,现在到港价也就是四毛来钱,这个成本就完事了,你根本没有竞争力。而且这么大的产能,不光是水稻的事情,除了小麦以外,小麦还在涨价,河南是主产区,小麦还在涨价,我们今年也收了400万吨。但是它涨的幅度和利息基本持平,因为你所有的企业一分钱利息,像中粮利息可能低一点,大约也就在0.3多,这么大的投资,它也很难平衡的,平衡不了,就是神仙也平衡不了,费用太大。包括咱们发车的费用,比如发一车大米,十年前的大米,真正实质性的价格和现在真正的铁路发票的价格,它涨的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它的灰色的收入太高,各种东西,太可怕了,成本加的就太大了。另外,它人工的成本,过去你种一亩地的水稻成本才50块钱,现在一天没有二三百块钱,你想让他干活,门都没有。所以就是这么高的成本在这儿,国家还看不到,年年一毛钱一毛钱涨。我觉得我做近十年的粳稻,七毛多钱一直涨到现在1.5元,涨了这么多,老百姓实质的收入还是挣钱了,还是有利润,但是和整个物价的水平相比,还是有差距,为啥国家连续要上涨?国家涨价的目的就是一点,这么大的危机,就是一个什么呢?就是一个购买力不足,谁的购买力不足?就是农民、老百姓。这个经济要想好,必须富人把钱拿出来给穷人,那么谁给呢?这些让谁拿谁也拿不了,硬收税也不可能,就给农民涨价,一毛一毛地涨,这个事不可持续,持续不了。但是不可持续还没有办法。
所以我说的什么意思呢?今年的水稻一定是围绕着储备,不管你是央企,不管你是个体,不管你是什么企业,你只要离开储备,你挣钱的可能性,除了高品牌的,稻花香什么的,除了这些以外,可能性几乎为零,特别是水稻。再一个是期货,期货我是这么想的,粳稻的期货必须具备三点才能搞活,哪三点呢?第一,一定知道买方他买这个粮,一定知道就是这个粮,上下差不了太多,这是一,一定的。第二,卖方一定知道我这个东西就能卖进去,能交进去。第三,我买方的交割地在哪,比如前两年我要买菜油,7960,我要把这个油卖到四川去?我就跟期货公司说了,能不能在武汉提,他说这个不敢保证,除了益海,益海有800吨。什么原因交割不了?就一定要知道能买到哪,你这个期货定的指标标准高点低点无所谓,我得知道我花的钱值不值,因为一投入就是生死未卜,那成不了事。所以一定要知道我这个交割能拿到这个东西确实是这个东西,而且我能在哪儿提到货。我觉得具备这三点才是活跃的,相对活跃的,如果买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会解决,关键的一个东西,你比如说现在粳稻也好,豆油也好,油籽它库存这么大,实质它不是那么可怕,比如说豆油300万吨、500万吨库存觉得多了,你一个人买一斤,有13亿斤,库存一点都没有,这叫库存转移。比方说现在粳稻为什么都在国家库存那么多,就是全转移了,而且现在交割都是怎么交割?过去卖方在北方,现在都送上门了,那是什么概念?真正的买方市场。
所以说所有这个产业链,从农民、贸易商到生产厂家,一直到终端,都是被动的,而且全赊帐了,这赊帐后患无穷,包括你卖给农贸也好,超市也好,超市是很牛的,小手一背,要什么条件给什么条件,所以把成本一下拉起来了,终端接受不了,造成了企业很难维持下去。你可以看,挨个问,所有的企业他都不挣钱,恶化,为什么恶化?就是一点,信心被打没了,你不是一拳打倒,还得踏上一脚,反复整,所以整的基本上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期货下来以后,特别是龙江的米厂,能带来一个什么好处呢?这些米厂就不用再买了囤粮了,现在挣钱有几种差,地域差、时间差、质量差。地域差就是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就像搬运工一样。时间差就是我粮食下来我就去买,今年买了明年卖,这个就是时间差。我的期货什么时候想加工,盘子一买,一加工就完事了,前提是咱们期货郑交所还要配合,能买到适合他的粮食。我说的就这些,谢谢!
魏振祥:刚才刘总谈到,不买稻谷就肯定死,不买是等死,买了是找死,我看不做期货那就只有死了。粳稻期货上市以后,我们企业早点研究,早点着手,早做准备。刚才聊的情况主要是聊东北比较多,东北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再听听南边的,看看湖南的,湖南粮食集团粮食批发市场的廖总,湖南的情况怎么样?
廖新伟:大家好,首先感谢郑州商品交易所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做交流。作为湖南粮食集团这几年一直在从事早籼稻交易,由于湖南是早籼稻的主产区,所以这几年做的效果还可以。这几年郑州商品交易所要上市粳稻,好象这个粳稻和南方的企业乍一听没什么关系,觉得机会不多,但是我认为也存在一些机遇。特别是南方的一些粮食企业,一个就是说粳稻上市以后,为南方粮食企业提供的一个规避风险的品种。像我们湖南粮食集团每年的市场贸易量,去年我们是收了20万吨,每年的政策性粮食的轮换粮,一个是地方储备粮,一个是中央储备粮,也有十来万吨。你如果收购的话,你要规避这个风险,买进以后,如果是市场粮,争取在这个盘子上卖出,如果是轮换粮,轮换粮一般就是先出后进,如果先出的话,要买进,多了一个品种。有了这个粳稻期货以后,这个价格走势,跟南方的籼稻趋势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粳稻上进行规避风险。这是第一个。
第二,粳稻上市以后,作为南方粮食企业,也可以利用粳稻与籼稻的价差,在这个品种之间进行套利。
第三,有一个买入的机会。今年上半年对重金属超标炒作得很厉害,粳稻在南方的市场逐步在扩大,现在的消费习惯,这个粳稻的比例在逐步扩大。这位老总也说了,粳稻的市场粮比较多,如果从期货市场这个角度来看,很可能期货价格偏离现货价格比较多。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那种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稻谷的销售,就是说这个粳稻的市场很大。所以我认为存在这三方面的机会吧,不一定很准确,谢谢大家!
魏振祥:下面请浙江多米多贸易公司的朱总谈谈您的看法。
朱学刚:台上台下全是专家,做粮食我是门外汉,我们做了十多年的,最早是从七千特里(音)起家,这个品种我只能说非常合理,现在的这个状态,早稻也好,包括未来粳稻开出来也好,不敢说预测,我估计这个格局跟目前的整个状况差不太多。因为它的矛盾不突出,就是说现在非常地合理,定价也非常合理,持仓的规模也很合理,如果再扩上去,就很容易形成多对空或者空对多的感觉。其实这个稻谷期货我觉得也挺简单的。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参与这些东西了,我就说点实在的吧。
这个行情,它实际上由于前几年的供需比较偏紧,国家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了以后,很快通过这两三年的时间,把这个供求关系基本上从原来的紧平衡调整到现在的这么一个状况,跟国际市场的定价相比还是偏高的。但是由于国家的政策就是为了保障农民,让你的种植效益提高,保持你的积极性,这是国家必须作出的一个选择。所以,你不能说他做的不对,非常对,我们只能顺应这个潮流,怎么去做呢?肯定是一个上游顶、下游底的这么一个区间,那么底肯定就是在进口、市场比价推出来的这么一个价格,顶就在国家收储,加上一些轻微的升水,这就是一个顶。一波入库行情,一波收储行情。当国家收储结束转为储备以后,这个行情基本上真正的市场,贸易粮是非常稀少的,别看3000万亩,装上30万吨也难于上青天。所以国家要抛储之前,你就别轻易做空,国家要去联储的时候,你就别轻易做多。早籼稻的这个行情,最低出库很难破2300,入库行情即便有人做,最高也很难超过2700,把头去掉、尾去掉,各去掉100,那就变成2400—2600,中轴就是2500。再加上有一个时差上的关系,它没有这样的一种勇气往区间的高点和区间的低点去碰。
魏振祥:您对早籼稻研究的很透,粳稻呢,你们的贸易量怎么样?
朱学刚:我们是等它确定上市的时间以后,我们再去考察,动手去做。
魏振祥:你现在不做粳稻贸易?
朱学刚:他确定开出来了,我就去干。
魏振祥:朱总的观点就是有什么期货品种,我就做什么相关贸易,没有期货品种,我就不做,这是给你带来的新的机遇很好的。
朱学刚:他有什么品种我就研究什么品种,焦煤出来了我就整焦煤这种东西。我就说这么多吧,谢谢!
魏振祥:过去我听说中粮集团没有期货的品种,不允许做大,今天听到朱总说是没有期货的品种我就不做,有期货的品种我就做多大,这倒也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咱们前面谈的都是现货企业的意见,我们下面请我们中证期货的张总从期货公司的角度,谈谈上市粳稻期货,你觉得有哪些机遇?
张磊:我觉得刚才其实在我前面的专家分成两种,一种是我们整个稻谷行业的行业专家,另外一个以朱总为代表是我们在期货里面交易的专家。对我们来讲,期货公司其实作为整个金融界里面的一员,也算是机构比较小,但是在中信体系内,我们实际上从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中信期货构成了一个综合金融服务,在未来我们是想提供一个综合的金融服务。从期货来讲,我们交易所上期货给各个企业提供一个锁定未来不确定性的非常好的市场,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企业正常的经营当中,我刚才从各位专家的讲解当中,我也在寻找我的商机在哪里。刚才益海的张总在讲,企业要做大,排除兼并重组,这个方面我们做金融服务在做什么?在股权改造、债券,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发展空间来讲,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金融机构要做的事情。
刚才我们中纺的老总也提到了一个,说在收储的环节大家没钱怎么办?我们可以利用银行的间接融资或者债券的直接融资,来提供各种各样的融资的手段,协助各个企业去做大。对于我来讲,作为期货公司,实际上是为各个行业专家找大家的需求,寻找合作共赢的方向。这个是期货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真正要强大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开发的能力,来为稻谷行业的企业提供我们的服务。
魏振祥:粳稻期货前一阶段征求了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的意见之后,报到了国务院。国务院说,还是感到这两个品种还是比较重要的,比较重视,所以又征求中农办和国家粮食局的意见,到今天为止,所有部门都已经同意了,也就是说后面这两个意见也都通过了。所以后面就该国务院批了,国务院批完之后,就跟动力煤的上市程序一样,提给证监会,证监会批了以后,我们合约一批,就可以上市了。现在来看,假如说10月份上市,那么应该说赶在新粮的上市之前,收获之前,各位老总再谈谈,如果我们10月份上期货,对今年的新粮上市,大家对价格涨跌,对期货上市的时机,感觉到上市以后会怎么样,今年的新粮上市是涨是跌,有哪些不确定因素。
刘建礼:我个人看,新粮上市是这样的,还得看国家政策,就是什么时候收购,收购的力度有多大,收购的主体到哪一层,这是太关键了,不管到哪一层,不管力度有多大,我感觉到新粮上市,粳稻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它利润大。粳稻今年的保护价已经出来了,1.5元,原来没上市之前是三种价,一种是收购价。这个收购价和政府的保护价差多少钱?我个人认为一吨得差200块钱左右。那么还有一种就是市场现实的价格,什么价格?就是我收完之后,加工完了之后再卖出,这是一个价,这就有两个价了。最终期货上市的话还有一个期货价,如果期货上市,期货价、收购价、市场销售价、政府保护价,也就是1.5元的保护价,保护价一定是最高价,这个不用怀疑,肯定是最高价。现在据我掌握,我周围的这些客户从国有到大小企业,一律只要在收购能力能达到2万吨以上的企业,一律在研究储备粮,也就是说这个价格应该在什么价位呢?1.5元往下走,200块钱左右,就这个价。这200块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价呢?比方说中国的粳稻看龙江,龙江的粳稻看三江,也就是说三江的价格一定是这个价格,或者再偏远一点的地方一定是这个价。
像鸡西的价格、江西的价格、齐齐哈尔的价格,它可能就根据地区性的价格有所差异。上市的情况,今年有一个特殊性,今年的粳稻也好、玉米也好,目前来看水分是相当之大,大的程度还要看未来几天的天气,大的程度还是难以想象的。这么大的水分增加了好多成本,这个成本可不是说十块、二十块的,可不是这个。首先去年水稻的收割费用就是比往年高好多好多,那可不是高十块八块的问题。所以说今年如果说还按照这个情况,水稻是这样的,大家都是专家,但是我可能在第一线时间比较长一些。水稻一下来之后,有好多农民别提多少钱,立即要卖掉,不要提多少钱,你说我是1.5元保护价还是多少,别提那个,就是立即必须卖掉。为什么卖掉?有几点:
第一,债主在外面等着呢,还钱,必须还。现在据我掌握,借款种地的比例相当之大,还不上贷款的相当之大。农民,千万记得,这是真事,就是借款还不上的相当之大,自杀的去年据我知道的有多少家。为什么自杀,眼瞅着水稻就在地里泡着,你收就是白给人家了,不收也不行,反正就欠钱,就自杀,死的不是一家了,这是我亲眼所见的,就自杀了,赔了,今年发水的一定有不少都自杀了,因为借钱还不上了。所以下来之后要集中上市,肯定有一个低价,就看政府出台政策了。这时候贸易商出来了,谁出来了?就像我们在座的贸易商就出来了,伸出友谊之手拉他们一把,政府保护价有,肯定能卖出去,他多少钱收呢,那是肯定要挣钱的,差价多少钱呢?大约200、300,甚至400都有可能。去年玉米这么赔钱,给中储粮干玉米的有好多家一吨都挣二三百、三四百,九毛多收的,一块零五分卖的,挣多少钱啊。这个时候完全价格定下了,我知道我那个价格肯定能卖出去,不管你什么情况,反正1.5元有人要的。期货上来以后,大伙儿要看,谁看呢?这些外资企业、央企、大企业,就是大的上市公司,把钱拿出来扔盘子上,把水稻拿上来。我就说这些。
魏振祥:你既然提到了谁来收这个事,国企,益海和中粮你们谈谈。
张慧卓:市场的价格刘总说的很清楚,我在黑龙江也是从事水稻收购多年,这几年来看,收购的形势基本雷同,都差不太多,如果说期货品种上市的话,我觉得它最活跃的一个时间,可能在三月份和五月份可能更活跃一些。
魏振祥:一月份为啥不活跃?
张慧卓:一月份到春节的时候可能更清淡一些,入市的时候,基本上都在11月份来上市,基本上托市的各级储备也都是在11月15号大量地进行收购,11月份我觉得应该是都相对比较谨慎的。作为我们来讲,由于我们现货的头寸都很大,每年在春节之前集中地收购,基本上我们70%、80%的头寸,应该每年都将近200万吨的量,在春节之后,再根据销售的进度补足后面的头寸,所以我们说可能11月份大家都会相对谨慎一些,但是过了11月份,因为水稻收购是比较复杂的,要看它市场的存量,还要看它好品质的存量,我们是做大米的,可能对水稻还是比较挑剔的,和中储粮还不太一样。所以说各种因素来看,我觉得毕竟水稻是一个商品,虽然有托市各方面的影响,我觉得它还会回归它的商品属性。在今年或者以后的托市,各级储备出了很多的问题,专家、学者都在探讨这些事情,它收购的力度,包括它的量,时间能延续多长,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同时,托市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可能也在反思,因为很多人都在喊粮食安全的问题,但是进出口是国家控制的,粮食没有出去,谁也没有把它烧掉、埋掉,只要不遇大的灾害,其实不存在粮食安全的问题,我觉得品质的问题可能是更凸显。所以我说10月份上市,对我们来讲我们是非常欢欣鼓舞的,我们会很关注它上市之后的一些走向。
魏振祥:好,谢谢!
李曙光:这次我是代表我们中粮大米部的董总参加这个会,来之前他也说过一句话,他说郑商所推出这个粳稻期货,整个是为稻谷行业做了一个大好事,他也相信,而且也能做到,能够促进整个稻米行业的大发展,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说洗牌也好,整合也好,在这个特殊时期。
那么作为中粮来讲,它是参与但是不操盘,在早籼稻方面我们也参与做了,因为它盘的量不一样,也不大,总体就3000多万吨。那么作为粳稻市场相对容量大一些。但是具体现在说这个价格有没有上涨,我们也是跟着感觉走,目前我跟建礼董事长有点不同的想法,做多最多的是国家,因为它有一个保护价。但是如果要说开盘的价要低于托市价,这个盘就死了,就失去意义了。也可能做空,做空谁来交?赔着交,粮从哪儿来?所以说不去猜测,但是因为中粮的参与,可能在这个当中就是锁定粮源,低的时候不可能做多,那时候你卖我买。
魏振祥:下面谁有问题可以提一些问题。看来大家都听明白了,没什么问题了。我们台上其他几位领导还有什么说的?他们也没什么说了,你们也没什么问了。
现场嘉宾:我看了一下,晚籼稻期货的指标,脂肪酸值这一块,晚籼稻期货应该还不是定稿,对吧?自10月1日以前的高于22脂肪酸值,4月1日起入库不高于25,出库不高于29,这个指标太宽了,这个是针对新粮来讲还是陈粮来讲?如果正而八经的中央的粮,保准三年以后会达到这个标准。
魏振祥:对新粮来讲太宽了。
现场嘉宾:对,对新粮来讲太宽了。如果你一旦注销交割的话,有可能这个质量把不住。也就是说,东西是不是这个东西,我们自己心里没有数了,比如要买的话,因为这个指标太宽了,它到时候把不住。29的脂肪酸,我黄粒米肯定不止这个指标,100%都不止,那就是老粮了。
魏振祥:有了黄粒米的限制之后,脂肪酸就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了,从你的角度来讲两边有点矛盾,但是就是相互制约,前面脂肪酸达到那个标准,后面黄粒米不可能达到那个标准。
现场嘉宾:其中可能存在什么情况,不能保证这个成色完全很正常,因为早籼稻可能跟晚籼稻还不完全一样,早籼稻一般来讲水分是比较干的,所以保管起来那个成色变化不大。但是晚籼稻这一块,一般情况下,它有可能颜色变暗了,但是它成化的程度很难界定,你说这个是黄粒米,它没有达到黄的标准,但是它整体的脂肪酸,如果水分高的情况下,整体的脂肪酸肯定高了,它就有可能出现这个问题。
魏振祥:不管是晚籼稻还是粳稻,今天讲的合约、规则都不是最终稿,或者说在未上市之前,或者交易所理事会通过之前都是可以修改的,所以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尽早给我们提出来,前面讲的合约规则也算是一个征求意见,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现在的整个设计思路。今天我们这个面也比较广,大家有什么意见会后或者是回去之后还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跟我们进一步地联系。前面也讲了,合约、规则的设计对于整个我们现货市场的参与,我们套期保值,不管是交割还是买卖,确定性非常重要。所以说到底合不合理,因为我们整个设计的思路是贴近现货,当你认为这个设计的东西与现货情况不一致的时候,那就说明我们设计的是有问题的,大家要早一点提出来。刚才的问题谈得很好,非常感谢。
今天这个圆桌论坛,各位专家都从现货市场的情况谈了目前市场的形势,从大家谈的情况来看,现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不乐观也反映出来大家对套期保值避险是有需求的,整个现在的市场很多品种都是这么一个形势,我们今年要上市的几个品种的形势都差不多,都是不乐观。这样也就显出了我们上市期货的一个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我们也希望在今年我们推出粳稻期货之后,能够为我们在座的广大的经营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大家在这么一个艰难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不能说是黎明前的黑夜了,大家还是要发展。原来一条腿走路,没办法,就得这样运行,就得给别人干活。以后有了一个粳稻期货,我相信对大家的生产经营应该会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其他品种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相信大家对这个意见应该是一致的。
今天通过一天的论坛,相信大家对于整个市场形势都有所了解,我们也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够消化,尤其是期货,回去之后还有这么一个时间,能够更多地加强学习和培训,我们交易所会搞一些培训,期货公司也会搞一些培训,希望有培训的时候大家能够踊跃地积极地参加。感谢各位台上的老总参加我们今天的论坛,也感谢各位能够坚持到现在,参加今天的会议。今天的论坛全部结束,晚上准备了自助餐,请大家到未来酒店用餐,我们本次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