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题论坛3:2019/2020中国玉米市场格局及价格走势
- 专题论坛2:提高金融机构期货市场参与度 创新大宗商品投资发展
- 专题论坛1:创新衍生工具 推动产融结合
- 引入资本帮助农业产业化转型
- 豆粕期货ETF是普惠金融工具 普通投资者可长期持有
- 非洲猪瘟对玉米需求产生巨大影响
- 完善玉米产业链品种 期现结合促功能发挥
- 粳米去库存要做到减产量、控增量、减存量
- 淀粉成玉米加工核心产品 行业正发生着技术变革
- 生猪产能恢复需要时间 短期内生猪市场供应仍有压力
- 构建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应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变局
- 大商所李正强: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 争取早日推出玉米淀粉期权
- 聂善明:玉米阶段性供过于求的问题突出 要持续优化玉米产业结构
- 王凤海:将积极探索期货市场服务玉米产业有效方式
- 李正强: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工业酒精等品种
- 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已成为产业链最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会议
- 贸易摩擦的持续将带来国际农业贸易大变局
- 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11日在大连举行
-
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已成为产业链最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会议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耀威在会上致辞时表示,长期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连期货市场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大连期货市场的建设。[详细]
-
王凤海:将积极探索期货市场服务玉米产业有效方式
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在会上表示,中国玉米产业大会是大商所推出的面向玉米、饲料养殖相关产业链高端会议品牌。经过12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产业企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沟通交流、合作创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在产融结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
李正强: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工业酒精等品种
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在会上表示,十五年来,大商所持续推动玉米期货市场行稳致远,积极为玉米市场化改革贡献“期货力量”。下一步,大商所将紧密结合玉米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衍生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为玉米产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详细]
-
聂善明:玉米阶段性供过于求的问题突出 要持续优化玉米产业结构
大连玉米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大商所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许多饲料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详细]
-
贸易摩擦的持续将带来国际农业贸易大变局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程国强在会上表示,贸易摩擦的持续将深刻改变国际农业贸易格局。中美博弈对我国经济安全(金融、能源、粮食)提出全面的挑战。要坚持粮食安全基本方针不动摇: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详细]
-
王晓辉:跳出传统框架多角度看玉米市场
最后王晓辉表示,粮食行业需要利用好金融工具,目前我国玉米、玉米淀粉、鸡蛋等期货品种已经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需要行业企业利用好期货市场,学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详细]
-
生猪产能恢复需要时间 短期内生猪市场供应仍有压力
在王祖力看来,生猪的产能恢复需要时间,短期内生猪市场供应仍有压力。“2019下半年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因为政策扶持、进口及替代品增长可起到积极作用。2021年行情主要根据后期价格上涨带来的补栏情况判断。”[详细]
-
非洲猪瘟对玉米需求产生巨大影响
在新季玉米的供给来看,初步预估东北地区增产1500万吨。除了真实的供应,还有潜在的供应,因为玉米是一个能量饲料,整个潜在的替代品供应就是沉化稻谷,预计有接近一亿吨。[详细]
-
玉米深加工企业投资“北移”将造成东北玉米价格洼地逐渐抬高
佟毅表示,玉米深加工企业从“南迁”到“北移”,将造成东北玉米价格洼地将被逐渐抬高,东北玉米出关量将会减少。[详细]
-
完善玉米产业链品种 期现结合促功能发挥
胡杰表示,玉米期货将继续完善集团交割体系,并通过厂库等制度安排进一步盘活港口及周边库容资源,有效促进期现货价格的回归;研究和推动油脂油料品种的国际化,积极吸引以产业客户为代表的境外投资者。[详细]
-
粳米去库存要做到减产量、控增量、减存量
益海嘉里大米事业部专业副总监、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卓在会上表示,目前粳米呈现出供大于求产业格局,粳米去库存要做到减产量、控增量、减存量。他说,粳米去库存要做到减产量、控增量、减存量。[详细]

农业风险管理现状及现实需求
衍生工具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案例及借鉴


中美贸易摩擦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玉米供需状况与贸易格局
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
